女性绝经后子宫的显著变化是发生生理性萎缩。以往研究大多把目光聚焦在雌激素水平对子宫内膜的影响上,但此期高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的存在一直被忽略。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人子宫内膜细胞存在FSH受体(FSHR)的功能性表达;外源性FSH处理可抑制人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及萎缩、改变细胞水通道蛋白表达谱。以此为基础,拟进一步采用透射电镜、western blot、RNAi、质粒转染、EMSA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从人体组织、动物模型、细胞实验等多层面深入研究FSH对子宫内膜生理性萎缩的作用,以FSH/FSHR为切入点,明确其靶细胞及对靶细胞增殖、凋亡和萎缩等细胞行为的影响,阐明子宫内膜细胞FSH-FSHR的分子调控网络,为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生理性萎缩机制开辟全新的研究方向。本原创性研究对促进妇女生殖健康、改善占到女性人生1/3时光的绝经后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兼具科研价值和转化医学意义。
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是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的核心激素。女性生殖功能的内分泌调节主要通过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成的生殖功能调节轴(Pypothalamus-pituitary-ovarian axis, H-P-O轴)得以实现;其中垂体前叶分泌的FSH在胎儿性分化、胎儿期卵子峰发生和卵泡闭锁、性成熟期卵泡的发生发育和成熟、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化和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生殖周期的调节中起到关键作用。FSH对靶器官的作用主要由FSH受体(FSH Receptor, FSHR)所介导。传统观念认为,FSHR仅表达于女性卵巢颗粒细胞和男性睾丸Sertoli细胞,但最新研究表明其在骨骼、前列腺、卵巢表面上皮等其它组织的表达。2006年发表于Cell上的一篇重要论文证实破骨细胞上表达FSHR,并提出了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成因的颠覆性的观点:高水平的FSH,而不是低雌激素,导致了骨质流失。该论文引起生物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也提醒了研究者一个忽略已久但又非常重要的内分泌现象:即绝经后雌激素降低的同时,伴随着FSH的增高,生理性/病理性高FSH对女性育龄期和围绝经期生理病理的影响、以及FSHR受体后信号途径正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建立手术去势动物模型(手术去势组,表现为高FSH、低E2)、药物去势动物模型(药物去势组,表现为低FSH、低E2)、假手术动物(对照组,表现为正常FSH和E2),采用透视电镜观察子宫内膜细胞形态和凋亡指征、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子宫内膜增殖和凋亡相关指标;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血FSH变化动态,采用MTT法检测FSH对人原代培养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Ishikawa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检测FSH对子宫内膜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FSH可能的信号通路;通过在体研究,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模型,探讨绝经后高FSH水平在子宫内膜功能及萎缩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子宫内膜生理/病理性改变机制进行解读,开辟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生理病理研究的新方向。本研究将为子宫内膜肿瘤可能的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和潜在的药物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子宫内膜疾病早期预警和诊断、疾病危险因素早期干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人子宫内膜的病理性变化
金雀黄素对人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调节及对子宫内膜病变防治机制研究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分子机制研究
AMPK-FOXO1信号通路调节Ⅰ型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