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机-电耦合模型的大型动力电池性能优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20708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李哲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剑波,郑岳久,冯旭宁,韩雪冰
关键词:
大型动力电池电耦合模型性能优化
结项摘要

The optimization of large-format traction batte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improve battery performance. It is the significant intermediate link to communicate battery material development and system integration, and is also the core technology to suppor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t present, the design of large-format traction batteries is primarily based on individual experience, supplemented by trial-and-error experiments and reverse improvements, which lacks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he support of forward design method. The program 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a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the large-format traction Li-ion battery based on the thermal-mechanical-electrochemical model, which helps to improve the energy density, discharge power density, fast charge acceptance, safety and lifespan of the battery. In the experimental means, it is intended to develop an integrated embedded-sensor measurement method which helps to detect the internal state of the battery; in the theoretical model,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battery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s studied, and a thermal-mechanical-electrochemical multi-physics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index system to evaluate battery performance is developed, the impact of design parameters on battery performance is assessed, and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about the scientific criteria of battery optimization and safe margins of battery size. The program is intended to build up the scientific design process,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improving product performance of large-format traction batteries.

大型动力电池单体的优化设计是提高产品性能的重要手段,是沟通电池材料研发与电池组系统集成的关键环节,也是支持电动汽车商业化的核心技术。目前,电池性能优化主要依据个案经验,并辅以试错实验进行逆向改进,缺乏理论指导与正向设计方法的支撑。本项目以大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为实验对象,研究以热-机-电耦合模型为基础的电池性能优化方法,以期全面提高产品的能量密度、放电功率密度、快充接受能力、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在实验手段上,拟建立以集成式预埋传感器为主的测量方法,提高电池内部状态的可知性;在理论模型上,探索热、机、电特性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电池的热-机-电多场耦合模型,为性能优化提供精度较高的理论工具;在实际应用中,拟建立评价电池性能的指标体系,明确设计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得出电池性能优化的科学准则及电池大型化的安全边际。本研究有助于增强电池设计流程的科学性,为提高我国大型动力电池的产品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项目摘要

大型动力电池单体的优化设计是提高产品性能的重要手段。目前,电池性能优化主要依据个案经验,并辅以试错实验进行逆向改进,缺乏理论指导与正向设计方法的支撑。本项目以大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为实验对象,研究以热-机-电耦合模型为基础的电池性能优化方法。本研究有助于增强电池设计流程的科学性,为提高我国大型动力电池的产品性能提供理论指导。.经过三年时间的持续研究,在本项目中,建立了基于耦合模型的电池性能优化理论体系,开发了服务于建立高精度耦合模型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并通过数个具体案例实现了多例电池性能优化的应用。.首先,在实验手段上,开发了电池内部分布式信息的三种测量方法,包括:内部预埋热电偶阵列以测量内部温度分布,内部预置多传感器集成式柔性电路板以同时测量电池内部电位、温度分布,以及特制多极耳绝缘式电池以测量电池内部各层电极板之间的电流分布。这些内部分布式信息是验证模型精度的重要手段,并直接揭示了电池设计中的短板问题。.其次,在理论模型上,实测了电池热物性参数、产热率等热模型中的项以提高热模型精度;单独研究了电池的机械特性;探索了电池热、机、电属性耦合的基本原则与途径,并建立了电池的多场耦合模型。.最后,以上述实验与理论工作为基础,项目提出了电池性能优化设计的整体理论框架,包括电池优化设计的参数清单和电池优化设计的多目标体系。其中,着重分析了多个不同优化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存在矛盾性的多个设计目标。而后,将这一理论用于设计实践,完成了一款层叠式铝塑膜电池的性能优化设计,给出了其关键尺度设计、最大容量设计等内容。.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共发表标注有项目号的SCI国际期刊论文15篇(平均影响因子>4)、国内期刊论文3篇,其中项目负责人为第一/通讯作者、第二作者的论文12篇,1篇SCI论文被评为Web of Science ESI高引用论文(他引top 1%)、热点论文(他引top 0.1%)、期刊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Top 20 downloaded paper’。申请发明专利3项。项目组成员多次出席国际会议并就相关内容做特邀报告。在项目研究的带动下,项目负责人另在与本项目相关的扩展领域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清华大学校自主课题两项资助。2015年,项目负责人以本项目的延伸性研究为申请内容,在同一领域代码E0712下获得了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的持续资助。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5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李哲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57710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072019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08204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7514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30327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902210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0007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60716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50145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50408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8670113
批准年份:1986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7843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60128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90354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901124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9205039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00205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196110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1136403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77812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7810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90313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0281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20312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0854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0351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9672096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6102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7922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0923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U186421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0227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U193111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2107313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7829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0915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70405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大容量动力电池热-电耦合热失效机理与三维动态建模研究

批准号:5170611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冯旭宁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阵列微热管散热的动力电池热-流-电耦合建模方法及动态特性研究

批准号:5180606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霏霏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动力电池热-电-流多物理场耦合机理研究及多尺度数值模拟

批准号:5127602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孙逢春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热-机耦合的柴油机活塞敲击噪声研究与控制及活塞系统优化设计

批准号:50975192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俊红
学科分类:E0503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