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发生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确切的遗传变异尚不明确。来自欧美的最新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染色体15q25区段的多个遗传多态(SNPs)可能是肺癌的重要易感标志,但多态性频率与中国人群不同。本研究以此为依据,借助人类单倍型数据库(Hapmap)和中通量基因型检测技术以及其它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采用大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深入探讨①染色体15q25区段的遗传多态(SNPs)单独或联合与中国人群肺癌易感性的关联;②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基因与环境暴露(如不同吸烟状态)之间的交互作用;③该区段相关基因(如CHRNA3,CHRNA5和CHRNB4)功能性SNP位点的生物学功能(如调控基因表达和蛋白结构、功能等)。
本研究采用大样本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设计,通过SNPstream及Illuminia等中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检测了15q25区段多个标签SNPs的基因型,发现了该区域存在多个多态性可影响中国人群肺癌易感性的关联,建立了相应的与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SNPs 谱及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还密切关注国内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进展,参与了中国首个肺癌GWAS,并结合和应用相关数据对于15q25区域的遗传变异与中国人群肺癌易感性的关联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此外,通过项目所收集的肺癌人群样本,结合随访信息的收集,对多个通路(如细胞周期调控通路、趋化因子家族等)的基因SNPs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多个遗传变异可影响肺癌的死亡风险。研究成果有望用于筛选肺癌高危人群或易感个体,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对于深入阐释肺癌发生发展的遗传易感机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microRN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原发性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DNA修复与肺癌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遗传变异调控基因表达影响肺癌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