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成分群-靶点相互作用是中药复方疗效的基石。调脾护心方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经验方,经多项临床实验证明:调脾护心方能明显减少冠脉搭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申请者从中药复方的多重作用和中医整体治疗观念出发,以有效成分群-靶点相互作用网络为研究切入点,利用中药活性成分反向筛选研究平台(计算机药物分子辅助设计技术、复杂网络的构建及分析技术、亲和色谱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对调脾护心方的有效成分群和关键靶点进行快速筛选,以期在短期内锁定调脾护心方的有效成分群和关键靶点,指导植物化学分离纯化方法对有效成分群进行定向萃取,最后提取调脾护心方有效成分群组成现代新型复方进行细胞、动物实验全面评价。本研究首次从复杂网络视角研究调脾护心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调脾护心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调节作用,探索由天然药物组方向有效成分组方转化,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下初步构建了调脾护心方已知小分子化学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并对调脾护心方已知小分子化学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和西药分子—靶标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学性质进行深入分析,计算它们的网络参数,结果显示调脾护心方的化学成分发挥药效作用则显得缓慢而温和,其发挥疗效的分子机制不同于西药分子。研究还发现调脾护心方化学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的集散节点,这为后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线索。课题组将采用HP-2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调脾护心方的黄酮类成分,结果显示HP-20型大孔树脂能够很好地分离其中17种黄酮类成分,并采用高分辨质谱仪鉴定了这17种黄酮类成分的结构。在动物实验方面,课题组已经成功建立高血脂症小鼠模型,并观察调脾护心方对高血脂小鼠的血脂水平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调脾护心方对高血脂小鼠的血脂水平无影响,但能显著抑制高血脂小鼠血小板的活化水平。在3年的研究周期内,课题组紧紧围绕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发表研究论著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其中1名获2013年国家奖学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PLAG1与miR-296/298簇反馈通路激活VEGFA/VEGFR2信号促进胃癌血管新生的研究
从Caveolin-1探讨调脾护心方对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的机制研究
调心方治疗Alzheimer 型痴呆的机理及配伍研究
护心方对动脉粥样硬化Th17/Treg平衡的调节效应及机制
基于“肠道菌群—肠上皮细胞”途径,研究调肝运脾方对D-IBS肠粘膜机械屏障的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