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SI)食物中以结合苷及苷元存在,可预防心脏病、骨质疏松等,人群研究结论不一与雌马酚代谢表型不同有关。大豆苷经肠微生物代谢为雌马酚(均为S-Eq),Eq有R、S异构体,SI与Eq均为弱雌激素。欧美白人Eq产生者25-30%,中日产生者50-60%。非产生者的绝经期后妇女口服10mg/dS-Eq一年后,骨吸收被抑制,骨矿物质降低减慢。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双盲实验对200名Eq不同代谢表型绝经期后55-60岁高胆固醇血症妇女,产生者及非产生者各100人,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30mgSI,10mgEq及安慰剂一年,观察SI、S-Eq对血脂、载脂蛋白等动态影响,观察性激素、甲状腺素、C-反应蛋白等水平;利用miRNA阻遏,结合肝细胞、巨噬细胞实验,探讨SI对Eq代谢表型胆固醇代谢影响,对LXRα、miR-33等基因表达的影响,奠定不同Eq表型人群饮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理论依据
1. 人群研究:.通过口服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 SI)3d进行负荷试验确定受试者的雌马酚(Equol Eq)代谢表型(即Eq产生者和非产生者);选择40~60岁高胆固醇血症女性100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口服给予安慰剂片、大豆β-伴球蛋白低剂量片和高剂量片,每组33人,记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该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12周后评估富含SI的大豆β-伴球蛋白对不同Eq的代谢表型高胆固醇血症受试者的健康影响,结果发现: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TG 降低24. 96% ,高剂量组降低38. 70%;据雌马酚代谢表型分层分析的初步结果提示,雌马酚产生者血脂水平低于非产生者。大豆β-伴球蛋白对两组人群的血脂调节作用分析结果仍在整理中。..2.动物实验:.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无菌昆明小白鼠(GF)和清洁级小白鼠(SPF)两类高脂小鼠进行干预,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体重、脏器重量、血脂、抗氧化水平,得出结论如下:.1)250-750mg/(kg.bw)SI具有保护肝脏和小肠作用,且能够升高血液中HDL-C水平,因此认为该剂量范围内SI能够较好的显现出健康效应;.2)Eq在SI抗氧化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细胞实验:. 通过HepG2细胞培养,检测大豆异黄酮对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并通过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结论如下:.1 大豆异黄酮可以增加HepG2细胞的LDL-C摄入量,apoA-1分泌量和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从而影响胆固醇代谢。.2 大豆异黄酮对HepG2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LXRα/ PPARγ通路,srebp-2通路都可能参与调节。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Integrative functional genomic analysis of intron retention in human and mouse brain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大豆甙元干预对不同雌马酚代谢表型高胆固醇血症人群防治效应研究
雌马酚代谢表型对大豆甙元改善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北京地区健康成年男女雌马酚代谢表型与肠道微生态关系研究
大豆甙元活性代谢产物雌马酚调控Txnip表达对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