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保障边界测度及动态调整,是优化土地和财政资金投入、调整保障对象的重要措施,是保障房政策实施的科学依据。研究在测度保障对象边界、土地供应和财政资金投入边界的基础上,判别住房保障压力,差别化地开展内部边界测度,求解各类保障性住房资源配置最优解;确定衡量住房保障边界稳定性的显著指标,提出住房保障边界系统稳定熵,探索从显著性指标稳定区间、系统稳定熵两个方面,对住房保障边界进行动态监测与均衡控制;探讨乡-城移民实现城镇住房保障后宅基地向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指标转换模式的实现条件、交易工具和交易机制,建立针对城-城移民保障性住房用地指标的土地占补"绿色通道"等机制。其结果不仅能够提升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正确性、精准性、可预见性以及可操作性,也有利于提高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和居住水平。
研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从保障对象、土地供应和资金投入三个要素界定多维度住房保障边界。分析支付能力的层次性、人口结构的多样性、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政府财力的制约性等影响住房保障外部边界和内部边界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制。对影响住房保障的关键三要素人、地、财分别测算住房保障边界。以避免住房引致贫困为基本出发点,以剩余法为方法指导,通过ELES模型测算非住房基本消费,进而确定各类保障性住房的理论收入线。以非均衡理论为指导构建适度土地供应模型,测算土地供应的适度边界。住房保障边界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以判别住房保障压力为基础,针对不同的压力状态及压力来源,分别提出在强住房保障压力状态、调整型住房保障压力状态以及弱住房保障压力状态下住房保障边界的调整方案。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住房保障必须从多维度界定边界;第二,影响不同类保障住房发展的关键要素不同;第三,住房保障中保障不足与保障过度并存,现阶段边界划分应以满足需求为导向;第四,应根据地区住房保障压力状况,有针对性地确定边界划分及调整方案;第五,紧密结合实际,就迁移人口、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对住房保障边界的影响进行探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研究
住房保障家庭福利依赖及经济自助行为研究
城市增长边界动态调整的管控模式研究
基于多源数据的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社区公共空间评价及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