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精神发育迟滞(MR)有着较为确切的临床疗效,然而其作用机制及途径尚未明确。经典的ERK信号转导通路在胞外信号如BDNF的作用下激活,从而激活了下游的神经生长相关蛋白如MAP1B,而起到调控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基于针刺对中枢作用机制的前期研究,针刺治疗MR是否通过该途径改善了认知功能是本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本研究拟通过对ERK信号转导通路上游激活物BDNF、ERK1/2,下游微管相关蛋白1B及突触素I等表达的研究,系统说明针刺对FMRX1基因敲除小鼠突触可塑性影响的作用机制。
本项目选取引进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ERK信号转导通路上游激活物BDNF、ERK1/2,下游微管相关蛋白1B及突触素I等表达的研究,结合对突触细胞超微形态结构改变的观察,探索针刺治疗精神发育迟滞(MR)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脑组织中BDNF、ERK2、MAP-1B及SYN的表达,在正常情况下受FMRP的正性调节;(2)针刺长强穴能够上调FMR1 基因敲除小鼠海马区BDNF与SYN的表达;(3)针刺长强穴之后,小鼠海马CA1区突触活性面积增大、突触小泡增加。以上结果提示针刺长强穴在MR小鼠海马区域引起的突触可塑性的变化,可能是针刺长强穴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结果为针刺长强穴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研究针刺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形成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蛹期薜荔榕小蜂的琼脂培养
植物病原真菌1,8-间苯二酚黑色素研究进展
针对MMP-9靶基因的miRNAs筛选及外源性miRNAs干扰MMP-9表达对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Nestin基因敲除对小鼠胚胎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NO对UT-B基因敲除雄性小鼠Sertoli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利用条件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研究Smad4基因对小鼠创伤重上皮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建立Spanx基因条件敲除小鼠模型及其对精子生育能力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