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共生古菌、细菌的氮循环生态学功能的分子证据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607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9.00
负责人:李志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风丽,刘放,杨振亚,韩敏奇,余智生
关键词:
功能基因氨氧化生态学功能反硝化海绵共生微生物
结项摘要

相对于海绵共生微生物多样性,海绵共生微生物生态学功能以及海绵与其共生微生物的关系远未被揭示。海绵在海洋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海绵共生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有待研究证明。至今还没有系统地对海绵共生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功能进行研究的报道。项目以五种不同种属海绵的总样品、海绵细胞样品、海绵胶质层样品为对象,采用不依赖于分离培养的宏基因组、基因文库、荧光定量PCR、反转录PCR等分子技术,系统地对不同海绵及同一海绵不同部位的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古菌与细菌多样性及其相关功能基因amoA、nirS进行研究,揭示相关古菌、细菌种群组成及其amoA、nirS基因的分布、多样性、丰度与转录活性特点,从基因水平为海绵共生古菌、细菌在海绵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的氮循环中的作用提供证据。该研究对于揭示海绵共生微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氮循环中的作用与相关机制以及海绵与其共生微生物关系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项目摘要

课题针对10种不同海域、不同种属的海绵,采用不依赖于分离培养的分子技术,系统地对硝化、氨氧化和反硝化古菌与细菌的多样性及功能基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揭示了Phakellia fusca海绵中共生细菌、古菌的多样性组成、相对丰度,发现Phakellia fusca中变形菌门细菌(例如伽马、阿尔法、德尔塔变形菌等)是优势细菌;处于第2丰富的微生物是古菌(主要是泉古菌),在Phakellia fusca的氨氧化中起主要作用。以amoA、nirS、nirK、nxrA这些氮循环功能基因为标记,对来自印度洋、南海、东海的7种海绵中细菌、古菌的氨氧化、反硝化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全部海绵中都有氨氧化过程存在,但是分别仅有AOB或者AOA发挥作用,或者AOA与AOB同时发挥作用。仅有2种海绵发现了nir功能基因,而且分别是nirS、nirK。以nirK、nosK基因为标记,定性、定量地对6种海绵的反硝化进行了分析比较,证明海绵共生细菌对于N2释放具有重要作用。对Astrosclera willeyana共生细菌、古菌的空间分布及其氨氧化与反硝化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些细菌、古菌在海绵的皮质层、内层的分布具有特异性,例如Bacteroidetes, Frankineae和 Propionibacterineae 仅在内层发现,而Cyanobacteria, Planctomycetacia和Micrococcineae 仅在皮质层检测到;氨氧化细菌AOB仅在内层发现。采用ureC基因为标记,针对海绵Xestospongia testudinaria中ureC基因的多样性及其表达进行了全面研究,证明海绵共生细菌具有转化利用海水中的尿素的能力。RNA水平上的微生物多样性与氮循环功能基因研究证明隋氏地壳海绵中氨氧化古菌是活跃的。根据检测到的nifH、amoA、narG、napA、nirK、norB、nosZ、ureC、nrfA和gltB基因,在海绵S. vesparium中构建了一个几乎完整的氮循环网络。该研究从基因、转录水平为海绵共生古菌、细菌在海绵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等氮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分子证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李志勇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47004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77209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90407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7178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0169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7252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77613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7422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80301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405034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900913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40704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379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505048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27209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40217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0607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0194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17612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0257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驱动南海氮循环关键过程的细菌、古菌功能群分布、多样性及活性特征

批准号:4117609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瑶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6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海绵中共生蓝细菌来源天然产物的解明

批准号:4140616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金荣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病毒调控MGII古菌参与河口碳氮循环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91951120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范陆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76.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4

海洋浮游古菌的生态学研究

批准号:40176037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焦念志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