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已报道RGS1基因在稻瘟病菌孢子产生和附着胞分化中的重要作用,并揭示了RGS1调节G蛋白的分子机理。申请人在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发现了另外五个RGS基因。分别敲除五个RGS基因,并对单基因缺失菌株表型分析显示MG03726基因缺失菌株不能有效形成附着胞,感染能力也显著减弱。MG03726基因在稻瘟病菌中的功能还不清楚,本课题将对其开展研究。本课题拟用基因敲除、基因互补、基因表达图谱、GFP荧光标记及基因超表达等方式来研究MG03726基因功能;通过分析MG03726蛋白与G蛋白相互结合、对G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影响、MG03726基因与G蛋白基因突变菌株的表型相关性及胞内cAMP变化来研究MG03726与G蛋白之间的特异性调控关系。本研究将揭示MG03726基因在稻瘟病害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及分子机理。通过探讨RGS信号途径作为药物靶标的可能性,为开发高效、特异性农药来防治稻瘟病提供依据。
按照本课题项目申请书的研究内容,对RGS1基因及编码的蛋白在稻瘟病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我们发现在细胞内RGS1蛋白被切割成DEP和RGS两个功能单元。基因回补实验表明单独的DEP或RGS功能域都不能回补RGS1基因缺失所产生的稻瘟病菌孢子产生、菌丝形态及生长、附着孢发育及致病方面的缺陷,而同时分别表达DEP和RGS功能域能回补RGS1菌株缺陷。研究还发现荧光标记的DEP及RGS功能域分别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液泡中。基于以上的发现,我们得出两个重要结论:1)RGS1蛋白在细胞中的切割是调节其生理功能的重要方式;2)DEP功能域有把RGS1蛋白导向到细胞表面的功能。这些重要发现已经在PlosOne (PLoS ONE 7(7): e41084.)杂志上发表。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RGS1基因在调节孢子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与ATP-柠檬酸裂解酶有重要的关联,进而我们对ATP-柠檬酸裂解酶的生理功能也做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ATP-柠檬酸裂解酶通过调节不同碳源的利用来调控孢子的发育。这一研究成果已被EI收录。我们还发现稻瘟病菌14-3-3基因与RGS1基因有相似的功能。稻瘟病菌有两个14-3-3编码基因,分别敲除这两个基因后获得的基因敲除菌株的产孢能力提高了3倍左右。.在人才培养方面:1)本课题实施过程中,一骨干人员依托本课题研究成果晋升了副教授职称;2)引进了一名博士研究人员;3)培养了2名硕士研究生,已顺利毕业。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稻瘟病菌MGTA1基因生物学功能研究
稻瘟病菌光感受器编码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稻瘟病菌Cdk8激酶模块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稻瘟病菌转录因子MoAp1介导的基因调控网络生物学功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