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能源工矿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具有过渡性和脆弱性特点。近20多年来,在大规模的能矿资源开发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强烈干扰下,不仅加剧了该地区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并且产生了地表塌陷等新的环境问题,对该地区甚至国家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项目以陕北能源工矿区为典型案例,借助"3S"技术集成方法,在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指导下,以30m×30m的栅格作为最小的评价单元,开展区域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的诊断、动态评价研究;构建区域发展功能规划的理论框架、评价指标及判别体系;基于改进向量机模型实现区域发展功能规划,确立生态保护和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区,并提出不同类型区可持续发展调控途径。为维护陕北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提供基础理论与实践决策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基于液晶有序与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协同优化P3HT/PCBM本体异质结微观形貌制备高效稳定聚合物太阳电池
脆弱生态约束下岩溶山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导向模式研究
多主体参与下小农户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沃土模式为例
面向多目标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滇西北国家公园新型保护地模式功能区划研究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限制开发区域补偿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