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面临散热困难,急需一种能够从增益介质内部和表面同时散热、能够即时散热的新技术。传导、对流等传统技术受到热交换固有规律的限制,无法满足上述特殊的散热要求。本课题基于"超荧光致冷"和"量子亏损发热"两种热效应相消的原理,提出固体增益介质"自冷却"的新概念:同一介质中,"受激发射跃迁"产生激光,该激光的一部分被用于激励"超荧光跃迁"。在超荧光波长λ1小于介质吸收谱带平均波长λ0的条件下,超荧光光子从介质内部移除晶格热能。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比较Nd、Yb、Tm、Er能级体系中"受激辐射发光"与"超荧光制冷"两种过程并存的最佳条件,解决发光与制冷相互协同、互不干扰的问题。制备稀土离子1-3%掺杂的介质,研究外置短脉冲诱导多个受激粒子(原子、分子体系)合作自发发射效应的新技术,提高超荧光制冷效率和时、空域可控性。应用前景:使高能激光器与光学制冷器融为一体,正常发光而介质内不沉积废热。
项目组利用半经典理论,研究了超荧光辐射的基本理论,得到超荧光辐射脉冲的时域表达式,解释了超荧光脉冲的延迟效应和高亮度特征。基于准三能级材料,研究了超荧光辐射制冷的功率、效率与材料和泵浦条件的关系,并比较了超荧光辐射制冷和普通反斯托克斯荧光制冷的异同点,指出了超荧光制冷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激光发光与超荧光冷却交替运行的调Q激光器模型。该激光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Q开关关闭时的超荧光制冷效应,抵消产生Q开关激光脉冲时所沉积的热量,以间歇式冷却方式使增益介质中的热沉积趋近于零。.委托加工了Yb:KGW晶体和掺Yb磷酸盐玻璃,测量了Yb:KGW晶体的偏振吸收光谱和偏振发射光谱,以及掺镱磷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倒易法和F-L公式相互补充、校验,分别计算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结果表明:Yb:KGW晶体的吸收截面及发射截面比掺镱磷酸盐玻璃的截面约高一个量级。利用测得的吸收和发射光谱数据,计算了材料的超荧光制冷性能,计算结果为:Yb:KGW晶体的最佳泵浦波长在1022nm附近,最佳偏振方向为E//m,在1W泵浦功率下,Yb:KGW晶体的制冷功率计算值约为24~26mW,掺镱磷酸盐玻璃的制冷功率计算值约为1.9mW。.实验采用光谱物理公司生产的Mai Tai HP型超短脉冲可调谐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对Yb:KGW晶体材料进行了超荧光制冷实验。第一种测温方案利用He-Ne激光作为探测光,根据光热偏转原理,对待测样品内部微小温度变化进行了定性测量,结果为:随着泵浦波长的增加,样品的量子亏损逐渐变小,样品发热减小,进一步增加泵浦光波长,则观察到制冷效果,表现为探测光束偏移量为负值,即偏转角方向反转。第二种测温方案利用热象仪直接测量样品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激发光波长的增长,样品温升随之降低,当波长为1040nm时,已达到制冷的效果。.基于Yb:KGW晶体,搭建了超荧光制冷激光器,得到了激光输出,观察到了超荧光,并在实验中发现Yb:KGW晶体辐射弱紫色光。但尚未观察到超荧光的明显制冷效果。.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对研制低内热固体(光纤)激光器具有指导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液晶有序与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协同优化P3HT/PCBM本体异质结微观形貌制备高效稳定聚合物太阳电池
铥掺杂固体介质相干反斯托克斯超辐射制冷效应及机理研究
稀土掺杂陶瓷增益介质中以光能存储为中介的随机激光振荡与光子定域效应的研究
空间辐射制冷器用新型热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
薄膜超色散效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