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冻融期东北泥炭沼泽碳排放及其微生物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60108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徐志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忠强,王铭,施瑶,刘双双,李帅
关键词:
碳排放土壤酶微生物功能群沼泽冻融作用
结项摘要

Peat mire, as an important source and sink of greenhouse gas i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global carbon balance. Seasonal freezing-thawing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carbon emissions in peat mire. The variations of freezing-thawing cycling (FTC) strength and frequenc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hange will directly affect soil carbon biogeochemical process. Soil microbes are regulators of peat mire carbon emissions, but its influencing mechanism remains largely unstudied. Therefore, this project plans to select the typical peat mire in northeastern China as the study area.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to (1): reveal the dynamic of carbon emissions of the peat mire during the freeze-thaw process using in-situ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2) evaluate the soil carbon emissions potential of the peat mire during the freezing-thawing interface migration; (3) explore the response of soil substrate availability,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enzyme activities of the peat mire to the freeze-thaw process using freezing-thaw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s; (4) identity the key microbial functional group mediating the carbon emissions process using stable carbon isotope probe techn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and illustrate the microbial mechanism of carbon emissions of the peat mire during the freeze-thaw season. The conclusions will not only provide essential data for the carbon balance estimation of the peat mire in northern China, but als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泥炭沼泽是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重要的“源”和“汇”,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季节性冻融期是泥炭沼泽碳排放的重要阶段。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冻融强度、频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土壤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土壤微生物是冻融期泥炭沼泽土壤碳排放的主要调节者,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晰。本项目拟以我国东北典型泥炭沼泽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原位监测、室内冻融模拟实验、稳定碳同位素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季节性冻融期泥炭沼泽碳排放及其微生物机制研究,揭示季节性冻融期泥炭沼泽碳排放特征,估算冻融界面迁移过程中泥炭沼泽土壤融冻层碳排放潜力;明晰冻融作用对泥炭沼泽底物有效性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鉴别冻融作用下影响泥炭沼泽土壤碳排放的关键微生物功能群,探讨季节性冻融期东北泥炭沼泽碳排放的微生物机制,为我国北方典型泥炭沼泽土壤碳收支估算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季节性冻融期是泥炭沼泽碳排放的重要阶段。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冻融强度、频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土壤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项目通过我国东北典型泥炭沼泽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原位监测、室内冻融模拟实验的手段,开展季节性冻融期泥炭沼泽碳排放及其微生物机制研究,揭示季节性冻融期泥炭沼泽碳排放特征;明晰冻融作用对泥炭沼泽底物有效性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季节性冻融期东北泥炭沼泽碳排放的微生物机制。首先,通过文献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发现冻融作用促进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而这主要是通过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的方式实现,而在冻融作用会显著降低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冻融期野外原位监测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冻结后,泥炭沼泽出现CH4和CO2的排放峰值,并呈现出微地貌,草丘上的CO2排放量显著高于丘间,且与丘上与丘间的温度差异有关。这可能是由于泥炭沼泽微地貌差异引起冬季积雪的差异,进而导致冻融模式差异。基于此推测,本项目开展了雪被控制实验,其结果表明:雪被去除会加剧季节性冻融期的冻融幅度和冻融频率,而这一过程可能会使泥炭沼泽生态系统成为CH4和CO2的吸收汇,且与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呈负相关。室内冻融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下土壤CH4排放呈现负值,CO2排放呈现正值,表明冻融循环过程中生态系统表现为CH4的吸收汇和CO2排放源,而这与基于meta-分析的综合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长期冻结后泥炭沼泽会出现CH4和CO2的排放峰值,这主要与土壤微生物量的降低有关,因为长期的冻结作用会使土壤中部分微生物死亡分解。然而,春季的冻融作用会显著降低CH4和CO2的排放量,可能是因为长期冻结后的冻融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处于恢复阶段。本研究为我国北方典型泥炭沼泽土壤碳收支估算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揭示冻融季节泥炭沼泽碳排放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徐志伟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U136210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30600664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72960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73101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6167412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318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87101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214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7012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7314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17513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57512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120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011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071600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4150120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3201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9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6117300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71649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季节冻融对若尔盖泥炭沼泽碳排放的影响机理

批准号:4157122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朱单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区湿地冻融期甲烷排放高峰的形成机制

批准号:3190114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汪浩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我国东北湿地冻融过程中碳损失的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

批准号:4147108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晶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季节性冻融期土壤蒸发规律的试验及模拟研究

批准号:4157223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郑秀清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