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疾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致盲眼病,视神经保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神经营养因子NT是RGCs维持生长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必须的营养物质,其发挥作用需要与RGCs细胞膜表面受体的Trk或p75NTR结合。其中Trk主要发挥抗凋亡作用,而p75NTR以促凋亡为主兼具抗凋亡作用。如能干预NT受体,使其选择性激活抗凋亡作用,从而阻挡或延缓RGCs的损伤,则可起到视神经保护效果。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以补气活血法为主的重明益损汤治疗视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在前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证实重明益损汤具有抗RGCs凋亡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我们推测其抗凋亡机制可能与选择性激活NT受体的抗凋亡机制有关,为深入研究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我们拟采用分子、基因的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其信号通路和靶点,揭示重明益损汤补气活血疗法的科学内涵。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 TON)是眼科常见的致盲眼病,目前临床上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阻断或延缓RGCs原发性和/或继发性损伤的视神经保护是目前的研究重点。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s,NT)与RGCs凋亡密切相关,其家族成员主要包括NGF、BDNF、NT3,NT4/5,这些NT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Trk或p75NTR结合,并形成相应抗/促凋亡信号复合物而发生作用,从而起到视神经保护效果。黄芪注射液是由中药黄芪提取精炼而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神经细胞等作用,近年来其在视神经保护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为进一步研究黄芪的视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我们设计了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采用横向定量牵拉法制作视神经损伤模型,并用黄芪注射液进行干预,进而采用蛋白、基因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其信号通路和靶点,一方面从蛋白表达及基因水平两方面检测p75NTR蛋白及其胞内信号蛋白JNK及NF-κB的表达水平;另一方面,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神经营养因子及其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Trk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本项目研究,首先成功采用横向定量牵拉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并证实本模型可控性较强,且视神经受力均匀、定量一致,对视网膜各个部位的损伤基本相同,是较理想的视神经损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视神经损伤后的治疗方法提供有力工具;在此基础上,我们证实了黄芪具有视神经保护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p75NTR/Trk信号通路中抗/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有关,这为今后临床中应用黄芪治疗视神经疾病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补气活血解毒法对内毒素休克脑损伤保护的分子细胞机制
化痰活血法干预哮喘模型Notch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
Trk/p75NT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在妊娠期母体亚临床甲减致仔鼠神经发育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益气活血法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Rho激酶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