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酸酯类(OPEs)阻燃剂可与DNA作用,引起DNA损伤和突变,诱发癌症和肿瘤。因此,研究OPEs对DNA功能基因的损伤机制和构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以抑癌基因p53为目标功能基因,测定OPEs与p53基因的结合常数;结合分子模拟与体外实验,研究OPEs与p53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阐明OPEs的结构特征(如:取代基种类、位置等)对两者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OPEs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如:结合能、前线轨道能、表面静电势等),建立OPEs与p53基因间相互作用(包括:疏水作用、电子给体-受体相互作用、氢键和静电作用等)的衡量体系;发展OPEs与DNA结合常数的理论预测模型,阐明影响OPEs与p53基因相互作用的典型分子结构特征。本项目有助于揭示OPEs类化合物的遗传毒性作用机制,并可为其污染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PFRs)作为溴系阻燃剂的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建材、纺织、化工和电子等行业,其生产和使用量均有大幅度增长。由于是添加型阻燃剂,释放到环境中的OPFRs必将产生一系列的生态风险,它们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正逐步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OPFRs的生态毒理学效应,为该类化合物的污染预防和控制管理提供依据。在基金项目的资助下,课题组通过分子模拟和体外实验,研究了OPFRs对抑癌基因p53及其表达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定量表征了OPFRs化合物与p53间的关键相互作用,发展了预测OPFRs对基因损伤和蛋白表达量影响的计算毒理学模型。紫外和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OPFRs可能以嵌插或沟槽结合的方式作用于p53基因片段,造成DNA损伤,破坏其双螺旋结构。分子对接的结果显示,OPFRs与p53间存在氢键、疏水和π-π相互作用。基于机理构建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对模型进行机理解释发现,OPFRs与p53基因片段结合常数值与结合位点数目和分子的静电势紧密相关。由于具有较低q-值的OPFRs分子具有较强的氢键碱度,更容易接受质子,相应的较易形成氢键,显示较强的结合能力。该研究结果可以预测不同结构OPFRs与生物标志物p53的相互作用,该方法成本低廉、简便而快速,能够大量节省实验测试所需的人力、费用和时间,可以为有机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N-亚硝基化合物对DNA的损伤作用机制及相关构效关系
典型淡水湖泊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存在和生物累积行为研究
量子药物化学--抗有机磷酸酯类药物构效关系及新药设计
典型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跨膜机制及其与关键蛋白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