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频繁出现了因逐级分权进行产品采购而导致的质量危机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企业需要迫切关注在采购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成本、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结合实际中企业的采购模式,本课题考虑一个由单个采购商与多个一级供应商和多个二级供应商组成的供应网络系统。创新之处在于,研究了面对多级供应商,采购商如何全面考虑产品采购成本和质量两方面的指标,来设计和优化采购机制。除了传统的逐级采购模式,本课题还分析了一种被称为越级采购的新颖的采购模式,作为现有采购方式的补充和改善。在该模式下,采购商越过一级供应商,直接从二级供应商那里采购一级供应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组件。本课题全面分析、比较了两种采购模式对产品采购成本和质量的影响,为企业采购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课题研究了当企业面向多个供应商并采购多件不同产品的时候,集权和分权采购模式下供应商的定价策略,以及不同的采购模式对制造商的采购绩效(如采购成本、采购成本风险、采购质量等)的影响。我们分析了供应商在多个阶段的均衡竞价策略,比较了制造商在亲自逐件采购和外包整体采购两种情况下的期望采购成本,并证明了制造商在整体采购和分散采购模式下的收益等价定理。针对不同的采购机制,我们还对制造商的采购成本进行了风险分析。.多渠道采购是制造商分散供应风险、降低采购成本的有效方式。我们还研究了多采购渠道、多类型供应商情形下采购机制的设计和优化问题。我们构建了现货市场价格及市场需求均不确定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风险中性供应商的批发价决策、风险厌恶制造商的采购决策,证明博弈均衡存在且唯一。基于两阶段订货框架,我们还研究了制造商可先后向紧密供应商和松散供应商采购某零部件的联合采购模型,刻画了松散供应商供货可靠性与市场需求间的相关关系,并证明了最优联合采购决策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针对供应商产能投资不足的问题,我们还研究了如何设计合适的采购机制来激励供应商投资足够产能,从而提高采购商和供应链的绩效。研究发现线性共享机制能激励供应商们提高产能投资水平,但采购商的利润并不一定提高。研究显示合适设计的目标共享机制能够一方面提高供应商的产能投资水平,同时增加采购商的盈利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论研究成果对企业实践的指导意义,我们还对以上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行为实验测试。实验数据基本验证了我们理论发现。.我们还研究了多渠道竞争下的采购和市场进入策略。该课题研究了海外零售商在与本土零售商拥有相同供应商的情况下最优的市场进入策略,以及市场进入决策对供应商的定价决策和零售商的采购决策的影响。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是在该市场进入博弈中可能存在“囚徒困境”的情形。当两个市场的市场规模和价格弹性相近的时候,虽然同时进入对方市场是纳什均衡解,但是进入对方市场后销售商们的利润值均低于不进入对方市场时的收益。.在三年的研究期间,项目组在中文核心期刊(如《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科学学报》等)上共发表6篇学术论文,另有一篇英文论文获2012年华人学者管理科学与工程协会第五次国际年会最佳论文奖提名奖,目前正在国际顶尖英文期刊《Management Science》的第二轮审稿中。还有一篇英文工作论文已完成,在准备投稿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美国华盛顿特区志愿者管理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多属性采购拍卖理论与应用
供应质量不可缔约情形下的网上服务采购多属性拍卖设计
多属性逆向拍卖和多源异构决策融合的绿色采购机制设计
考虑共谋行为的多属性采购拍卖理论与优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