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the tax-sharing reform, the arrangement pattern of centralizing fiscal revenue and decentralizing public expenditures have local governments often face fiscal deficits in which they could not afford public expenditure from their fiscal revenue. It also leads to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from helping hand to grabbing hand. Although the above background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enterprise behavior in China's specific institutional context, there is little systematic research about the impact of local fiscal condition on the enterprises' behavior, especially on their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rategy. To complement this line of research, building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we analyze how the fiscal condition shapes local government incentive and test empirically what disclosure strategy the enterprises will take in response to the government incentive, by employing a natural experiment setting- local governments holding sports meetings and therefore increasing public expenditures massively. Form the angle of local governments' fiscal condi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 on institutional determinates of firms' disclosure behavior and it also extends the literature about how local government affects firm behavior on the micro-level.
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分配格局,常使地方政府面临入不敷出的财政紧绌状况,也促成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由"扶持之手"向"掠夺之手"转变。尽管这一点对理解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的企业行为十分重要,但有关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如何影响企业微观行为,尤其是对企业信息披露方面的种种表现和特点,迄今仍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为此,本项目以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如何塑造其行为动机,并利用地方政府承办赛事、兴建大型工程这一"自然实验",考察由此引发或加重的财政紧绌状况对企业的信息披露策略将产生何种影响(分为会计盈余质量、信息透明度以及好坏消息的不对称释放与延迟三个部分),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因企业性质和特征的不同而显现出系统性差异。本项目从地方政府财政出发,为研究企业信息披露的制度性决定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拓展和丰富了地方政府如何影响企业微观行为的相关文献。
本项目自2012年年底立项以来,项目主持人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周密安排进度,认真组织实施。过去三年,课题组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5篇论文,总体上及时、顺利地完成了研究计划。部分研究抓住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政府治理和金融创新监管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以下就几项代表性成果,分述如下:. 1.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于企业信息披露策略的影响。. 该研究利用1998-2014年间中国地方政府举办各类运动会这一事件,实证考察了政府因举办赛事和场馆建设等面临的财政压力,如何诱使企业采用低报会计盈利的策略,以规避地方政府的掠夺风险。该研究从政府财政动机出发,为认识政府行为如何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生产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该研究还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2.区位劣势、行政管理费增长与寄生型财政。. 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2015年第3期。该研究创新地将空间经济学的“中心一外围”理论应用于财政学领域,考虑了区位对县域行政管理费的影响。基于我国1938个县2001-2006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区位劣势显著地促进了县域行政管理费增长,交通状况的改善则弱化了两者间的关系。并且,高度依赖财政转移支付的县形成了寄生型财政,寄生型财政强化了区位劣势和行政管理费增长的关系。该研究对于遏制县域行政管理费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3.政府腐败治理与官员独董辞职。. 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2016年第6期。该研究探讨了官员独董的“政商旋转门”问题。利用2013年中组部18号文引发的上市公司“官员独董”辞职潮,研究发现,官员独董辞职导致公司市值显著下跌,尽管官员独董并未的监督和咨询表现都较差,这说明,官员独董的价值主要来自于官员身份所带来的资源获取和寻租功能,而不是更好的监督和咨询作用。该研究从寻租的新视角拓展了独立董事的现有研究,并且从政策效果上,为政府部门在其他领域规范官员兼职、以及通过遏制“政商旋转门”从制度层面抑制官员腐败提供了可行性和有效性论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环境信息披露会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吗?
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水文水力学模型及其在洪水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Internet治理与企业信息披露策略研究:理论、实证检验与应用
风险信息披露、风险感知与资本市场风险识别行为
基于信息推断能力的供应链企业信息披露与关键运作决策交互机制研究
供应商社会责任风险下的制造商采购竞争与信息共享及披露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