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沉积物中海洋线虫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氮去除过程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0043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刘杨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深圳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潘杰,韦巧艳,陈玉连
关键词:
近岸沉积物氮去除氮循环细菌海洋自由生活线虫
结项摘要

The marine free-living nematodes represent the most ubiquitous, abundant and diverse metazoans. Their grazing and bioturbation activities have impacts on element cycles e.g. nitrogen in marine ecosystem. Among N cycle processes, denitrification and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are the important processes that can remove N from marine environment, which are the keys to mitigate marine inorganic nitrogen pollution. The "micro-food web" consisting of microbes and meiofauna can consume as high as 70% of the available organic matter in coastal ecosystem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ood web components on nitrogen cycle have not yet been known. This project is to collect samples from the Shenzhen Bay and establish a micro-ecological culture system in lab, to study marine nematodes and microbes associated with denitrification and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Coupling with the in situ multi-channel microelectrode technique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nitrogen flux in sediments, this project is also to discuss the role of marine nematodes in the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es, to unveil that marine nematodes activities could not be neglected in marine nitrogen cycle. The potential results can enrich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marine nematodes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assessing the role of marine nematodes in the marine nitrogen cycle.

海洋自由生活线虫是分布最广泛、数量最丰富、多样性最高的后生动物类群,其摄食和生物扰动活动可影响海洋生态系统中氮等元素循环。在海洋氮循环中,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是将氮从海洋环境中去除的重要步骤,是缓解全球海洋无机氮污染问题的关键过程。沉积物中由微生物和小型底栖动物组成的“微食物网”对近海生态系统中可用有机物质的消耗率高达70%,然而,它们的内部相互作用机制对氮循环的影响却尚未清楚。本项目拟从深圳湾海域采集样品,在室内建立微生态培养体系,以海洋线虫、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相关微生物为研究对象,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海洋线虫和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合多通道原位微电极技术分析生态系统中氮通量变化,探讨海洋线虫在海洋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揭示海洋线虫活动在海洋氮循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丰富人们对海洋线虫生态功能的科学认识,为评估海洋线虫在海洋氮循环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为研究海洋自由生活线虫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氮素去除过程的影响,本课题以深圳湾底栖生态环境为研究区域,以沉积物中丰度最高的小型底栖动物-海洋线虫,以及细菌、古菌等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RNA和18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对33个近岸沉积物样品中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的多样性进行调查;对海洋线虫与细菌、海洋线虫与古菌的共现性进行网络分析,并采用Spearman统计学方法,识别出与海洋线虫共现性呈显著相关性的微生物种类。.在夏季,红树林和潮间带泥滩样品中线虫OTU相对丰度基本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冬季的红树林样品中发现相类似变化规律,只有在冬季潮间带泥滩样品中线虫OTU相对丰度在深层是显著高于表层的。相对丰度最高的海洋线虫隶属于单宫目、色矛目、刺嘴目和垫刃目,它们与热源体古菌、深古菌、γ-和δ-变形菌等微生物有显著正/负相关关系。【结论】在香港米埔湿地沉积物中,与相对丰度最高的5种线虫显著相关的几大类微生物均在碳、氮、硫等元素循环方面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暗示海洋线虫与微生物潜在的相互作用对元素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线虫在生态系统中未被揭示的生态功能,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海洋线虫在底栖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DOI:10.19679/j.cnki.cjjsjj.2019.0538
发表时间:2019
2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DOI:10.6052/1672⁃6553⁃2017⁃059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刘杨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150324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7004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7223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U153112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1187302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0075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0180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0177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90814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60203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47613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70854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904326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70213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10414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0126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7183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86303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7209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7409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0239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0157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00606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80431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00816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7301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0509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7224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0185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900814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00102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20304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7509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77103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7105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0506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20229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7152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7156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30108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抗生素对河口近岸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及其微生物作用机理

批准号:4150152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尹国宇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批准号:40746030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王淑军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近岸海洋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研究

批准号:70371020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陈伟琪
学科分类:G0104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石油烃对近岸重点石油污染海域海洋生态系影响研究

批准号:49776302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王修林
学科分类:D060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