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可被TNF-α调节。近年来TNF-α与TNF受体1(TNFR1)在调节PMN凋亡中的作用出现争议,本项目提出如下假设:TNFR1在PMN内的分布影响TNF-α 对PMN的效应,而TNFR1在PMN内的分布又与PMN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为此本项目研究TNFR1在PMN内的定位机制,研究TNFR1在PMN内的定位与TNFR1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诱导人早幼粒细胞系细胞或正常人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获得PMN。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技术,以不同溶酶体标志蛋白为参照,分析TNFR1定位机制。再用LPS或E. coli刺激PMN,用免疫电镜、免疫荧光、FACS技术检测PMN细胞内和细胞膜上TNFR1分布的变化以及转运蛋白AP3、AP2在其中的作用。用MTT法检测PMN对TNF-α的敏感性。意义 本项目将有助于认识TNFR1胞内定位机制在调节PMN凋亡中的作用。
由于TNFR1是TNFα重要配体之一,因此本项目推测TNFR1的胞内分布变化可能会影响中性粒细胞对TNFα的反应,但由于目前关于TNFR1在中性粒细胞内如何分布还未看见报道,因此本项目首先研究TNFR1在中性粒细胞内的分布。根据研究需要本项目分别用三种方法获得中性粒细胞:一种是用红细胞裂解法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一种是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HL-60和NB4细胞系细胞分化;一种是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外周血干细胞,然后用GM-CSF和G-CSF诱导粒细胞的产生。用MGG染色法和FACS检测CD11b的方法鉴定中性粒细胞及其纯度,用Western技术检测细胞TNFR1的蛋白水平,用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TNFR1的胞内分布。结果显示,用红细胞裂解法结合免疫磁珠法从外周血分离纯化的中性粒细胞,纯度为90%左右,用于研究新鲜血液样本中的中性粒细胞TNFR1的胞内分布;由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较快,所以本项目用诱导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获得的中性粒细胞进行TNFα敏感性试验;用ATRA诱导HL-60和NB4细胞分化的方法获得中性粒细胞,虽然纯度不是很高,但简便、经济,同时也能满足项目的部分要求。Western结果显示,在粒细胞分化过程中TNFR1的表达有高低变化;免疫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TNFR1主要分布在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样结构中;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晚幼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TNFR1与CD18有明显共定位,TNFR1与CD63无明显共定位。以上结果提示,TNFR1可能主要分布在中性粒细胞的次级溶酶体。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耗散粒子动力学中固壁模型对纳米颗粒 吸附模拟的影响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蛋白激酶Mps1在动粒动态定位的分子机制与效应研究
雌激素受体调控ATBF1蛋白定位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Her2受体的核定位及在核内的重要功能
金属离子在植物细胞内的定位及毒害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