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碱基损伤会导致DNA复制错误,从而改变组织细胞基因组稳定性,致肿瘤发生。在生物体系中,DNA碱基甲基化损伤剪切修复酶能够特异性识别DNA碱基甲基化损伤位点,使损伤位点碱基糖苷键水解断裂以被其他酶进一步修复。最近文献报导DNA糖基化酶UDG识别DNA损伤位点尿嘧啶时遵循"被动的单一分子机制"。该机制是否适用于DNA碱基甲基化损伤修复酶目前还不清楚。为此,本项目以DNA碱基甲基化剪切修复酶AAG、AlkA、AlkC和AlkD为代表,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包含损伤位点的特异性DNA分子和不包含损伤位点的非特异性DNA分子与这些DNA糖基化酶结合前后动力学变化,以考察DNA碱基甲基化损伤剪切酶识别DNA碱基序列中甲基化损伤位点时是否遵循"被动的单一分子机制"。
开展的工作和成果包含几个方面:1) 从公司合成两个TA10mer和GC10mer两个常规的非特异性DNA, 利用HPLC系统纯化了这两个DNA; NMR 动力学实验表明自由态DNA的动力学特征与已经报导的数据非常吻合; 2) 通过有机合成得到了糖环上2-位含有F的DNA碱基前体; 3) 开展了AlkC蛋白活性位点研究; 发现N208可能是活性位点; 同时也表明3-methyladenine不是理想的确定AlkC与DNA结合位点的底物;4)2012年一篇《Nature》文章报导了AlKD与不同DNA复合物的结构,阐述了AlkD识别甲基化损伤位点的机制,提出碱基甲基化会延长碱基对打开后状态的时间。这使得本项目原有的单独开展DNA动力学研究创新性减弱。因此,项目负责人临时对项目研究内容做适当调整,在继续开展DNA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AlKC与DNA复合物结晶研究,得到了分辨率为2.6A的晶体,并在上海光源采集了三套数据,分别为:野生型的蛋白与DNA复合物的衍射数据,硒代的AlkC与DNA形成的复合物晶体的硒波长的SAD衍射数据,硒代的AlkC与DNA形成的复合物晶体的砷的波长的SAD衍射数据,目前正在进行结构解析。5) 两篇核心期刊论文被接受,两份与本项目有关的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 201010611826.3以及201010611814.0)。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发展极化模型探讨修复酶识别DNA氧化损伤的微观机理
新型DNA糖基化酶AlkC识别损伤位点甲基化碱基结构与动力学基础研究
DNA剪切修复因子对缺血损伤神经元的DNA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DNA转位酶FANCM抑制剂的筛选及其在DNA交联损伤修复通路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