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C、蛋白S基因变异在地贫患者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660025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7.00
负责人:程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邓东红,龙媛,姚奕斌,刘莹,孙娜,许玉玲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蛋白C蛋白S血栓形成
结项摘要

Guangxi has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thalassemia in China. Deep venous thrombosis has a severe impact on quality life,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So far, the genetic background data about the thrombosis with thalassemia is rare,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s not clear. Our preliminary experiment found that protein C (PC) and protein S (PS) gene mutation exist in a female patient with α thalassemia who suffers recurrent thrombosis. It reveals that the high risk of venous thrombosi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hypercogulation, genetic factors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PC and PS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in anticoagulant system, which are encoded by PROC and PROS1.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PC and PS are the most commonly detected thrombophilias in Asia. However, the effect of PROC and PROS1 gene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thrombosis in thalassemia has not been reported. Our study choose the patients with thalassemia who have a history of previous VTE as subjects to collect blood for testing the activity of PC and PS, the PROC and PROS1 gene variant. We focus on confirm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gene variants and thrombosis in thalassemia, and provide some significant suggest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广西是我国地中海贫血发生率最高的省区,深静脉血栓作为地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迄今地贫患者血栓形成的遗传背景数据仍很少,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课题组预实验发现蛋白C、蛋白S基因突变存在于一位反复血栓形成的女性α地中海地贫患者中,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参与地贫患者复发性血栓形成。因此,地贫患者血栓形成不仅仅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遗传性血栓基因突变可能也参与其中。蛋白C、蛋白S是抗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由PROC、PROS1基因编码。研究表明,蛋白C、蛋白S是亚洲地区常见的血栓危险基因,但二者在地贫患者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课题组首次以地贫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蛋白C、蛋白S、相关凝血指标的水平及PCR法测定PROC、PROS1基因序列,探讨二者在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为地贫患者反复血栓形成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和新思路。

项目摘要

广西是我国地中海贫血发生率最高的省区,β地中海贫血患病率大约是4.91%,α地中海贫血患病率约14.13%。高凝状态在地中海贫血患者中非常常见,造成凝血状态改变的各种病因值得被研究。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的凝血和抗凝系统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其中,抗凝蛋白(如蛋白C、蛋白S)在维持抗凝状态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们先前的研究中,发现一位反复血栓形成的女性α地中海贫血患者存在蛋白C、蛋白S基因突变和活性的显著降低,提示抗凝蛋白活性的改变及其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进而血栓形成。在本研究项目中,我们旨在发现地贫患者高凝状态和蛋白C、蛋白S活性改变之间存在的关系。我们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桂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共计245人,其中男性160人,女性85人,未成年患者占患者总数的84.1%,中位平均年龄8岁(范围3-17岁),成年患者占患者总数的15.9%,中位平均年龄26岁(范围18-53岁)。24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中间型α地贫53人,中间型β地贫45人,重型β地贫135人,α/β地中海贫血患者12例。本研究对照组共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共计78人。通过对实验组、对照组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蛋白C和蛋白S活性测定,我们发现地贫患者中蛋白C、蛋白S活性低于正常范围的分别有231(94.3%)例和199(81.2%)例,抗凝蛋白(蛋白C、蛋白S)血浆活性水平在各地贫亚组患者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同时,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我们发现抗凝蛋白(蛋白C、蛋白S)活性降低是地中海贫血患者产生慢性高凝状态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监测地贫患者蛋白C、蛋白S活性可以为预防性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有效防止血栓形成,改善患者预后。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DOI:10.1016/j.eiar.2021.106623
发表时间:2021
2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DOI:
发表时间:
3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4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5

One-step prepared prussian blue/porous carbon composite derives highly efficient Fe-N-C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One-step prepared prussian blue/porous carbon composite derives highly efficient Fe-N-C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DOI:10.1016/j.ijhydene.2020.03.250
发表时间:2020

程鹏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80718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97107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30436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20029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U183312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2170111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7325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67436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8674020
批准年份:1986
资助金额:1.2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40211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115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47600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7235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77111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8874022
批准年份:1988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173011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00406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33100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1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901781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092203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2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8187205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631030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29401004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9971017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20437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47201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蛋白C系统在溃疡性结肠炎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U130480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林旭红
学科分类:H03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2

利用基因剔除小鼠模型研究ADAMTS-18蛋白在动脉血栓形成和溶解中的作用

批准号:8120035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党素英
学科分类:H08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脑血栓形成患者环氧化酶-1基因多态性及其在阿司匹林抵抗中的作用

批准号:8107091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张涌
学科分类:H0906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血小板膜蛋白GPIb介导的血栓形成及GPIb结合蛋白抗血栓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

批准号:3087306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刘兢
学科分类:H35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