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糖后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27350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90.00
负责人:陈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翔南,闫海静,许正浩,方琦,马婧,何萍,冯博,王融溶,侯伟伟
关键词:
后处理低糖氧自由基脑缺血谷氨酸
结项摘要

Endogenous strategies for neuroprotection provide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ischemic stroke, which mobilize a variety of self-protection mechanisms against lethal cerebral ischemia by giving a sub-threshold insult including preconditioning and postconditioning. However, an effective and feasible therapeutic approach has not been formulated yet. Our previous study found that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and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hav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proposed to substitute hypoxia or glucose deprivation (GD) for ischemia in postconditioning, since hypoxia and GD are key factors in ischemia. In theory, if hypoxia or GD postconditioning alone is neuroprotective, it may be safer and more feasible than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Surprisingly, hypoxic postconditioning aggravate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contrast, GD postconditioning had stronger neuroprotection and wider time window than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In addition, we also demonstrat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low-glucose postconditioning in vivo.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low-glucose postconditioning is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ie which has practical value in clinic.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concrete role and mechanisms of low-glucose postconditioning. In this study, we will further confirm the neuroprotection of low-glucose postconditioning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 in vivo and in vitro. And using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RNA interference and cell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iques, its neuroprotective mechanisms will be clarified by investigating whether low-glucose postconditioning can regulate glutamate transport and metabolism through reduc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activating PI3K/AKT/mTOR pathway. The achievement of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a new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ischemic stroke.

内源性保护策略通过给予一个亚损伤刺激调动多种自身保护机制来减轻严重缺血所造成的损伤,为脑缺血治疗提供了新途径,但至今尚未形成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发现低氧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基础上,试图验证更具有实际意义的低氧后处理的保护作用,但意外发现低氧后处理反而加重了损伤,而缺血另一重要因素缺糖后处理的保护作用比缺血后处理更强,且有效时间窗更宽,预实验还发现在整体动物上利用胰岛素进行低糖后处理也有明显保护作用,强烈提示低糖后处理是一种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治疗新策略,但其具体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课题首先拟在整体、脑片和细胞水平明确低糖后处理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并利用药理学方法、RNA干扰、细胞电生理等手段,通过研究减少氧自由基产生、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谷氨酸转运代谢的调节作用等机制来阐明低糖后处理的保护机制。本项目的完成将为脑缺血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项目摘要

内源性保护策略通过给予一个亚损伤刺激调动多种自身保护机制来减轻严重缺血所造成的损伤,为脑缺血治疗提供了新途径,但至今尚未形成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短暂性低糖是缺血后处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推测,在脑缺血再灌后给予短暂的低糖处理,可能减轻脑损伤,其作为一种非手术形式的后处理策略对于脑缺血的治疗更具有临床意义。因此,本研究着重探索了两个科学问题:(1)明确了低糖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特点。(2)阐明了谷氨酸代谢通路及线粒体自噬是否参与了后处理诱导的神经保护机制。通过本课题的实施,课题组首次发现了低糖后处理可抑制脑缺血/复灌诱发的神经损伤,并且其保护作具有“时间窗”效应和作用时程及浓度依赖性。同时,我们意外的发现,作为缺血另一重要组成因素的组织酸化可能也是缺血后处理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利用药理学方法、基因敲除小鼠及RNA干扰技术等手段,课题组进一步对其保护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调节谷氨酸代谢通路及Parkin依赖的线粒体自噬是低糖后处理和酸后处理在脑缺血后的复灌过程中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这些研究结果为脑缺血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2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DOI:10.11949/j.issn.0438-1157.20180900
发表时间:2018
3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7
4

基于WSR反应器不同稀释介质条件下MILD燃烧分区特性研究

基于WSR反应器不同稀释介质条件下MILD燃烧分区特性研究

DOI:10.11715/rskxjs.R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东巢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氧迁移特征及意义

东巢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氧迁移特征及意义

DOI:10.18307/2020.0309
发表时间:2020

陈忠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03006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4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70671070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8.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32700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2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6055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37514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9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8970026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676038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6068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406011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9605004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172042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6031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7275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67605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7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2176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3009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78.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8107025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976028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4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71638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375049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774125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27317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005006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37605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7520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3018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56100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7284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472013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573084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80116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17423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000019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6.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U163227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3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1097416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4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362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33220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29271029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3.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660137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Delta 阿片受体激动剂后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8107106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祥瑞
学科分类:H0914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异氟醚后处理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7178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赵平
学科分类:H1603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乳化异氟烷后处理对心肺复苏脑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0140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余海
学科分类:H16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后处理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术后再灌注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批准号:3097311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葛鹏飞
学科分类:H09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