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和重新鉴定了118株标准株、野生株和临床株新生隐球菌的血清型。建立了2种提取隐球菌基因组总DNA的新方法:玻璃珠振扰破壁法和碱性异硫氰酸胍沸腾法,即可用于体外培养物,也可直接用于临床标本,得率高、纯度好。选用的7对引物来自微卫星DNA、ITS、IGS及荚膜相关基因,其PCR产物可以鉴别种或变种,而中国致病隐球菌IGS序列与ATCC标准株的IGS序列无差别。建立酶和差速离心法分离隐球菌线粒体及从中提取mtDNA的方法,经分光光度计分析,获得的mtDNA没有RNA、蛋白质及染色体DNA的污染。以同位素末端标记杂交法研究隐球菌mtDNA的同源性,发现种间、种内、变种及血清型之间的同源性差异程度不同,其中A、D型之间差异最小。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基于资本驱动的新型互联网营造系统初探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链接表示及预测方法
我国煤矿顶板运动型矿震及诱发灾害分类、预测与防控
新型隐球菌毒力基因进化分析及新型抗隐球菌药物的前期开发
新型隐球菌毒性基因的分离及其致病性研究
隐球菌脑膜炎治疗中隐球菌活力的综合检测判定
新型隐球菌基因库的构建及rDNA物理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