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侵染寄主会导致寄主的生理生化水平以及代谢过程的改变,从而使受侵寄主植物出现发育异常,即症状,如矮化、叶片皱缩、植株萎蔫等。研究病毒致病机制对于了解病毒与寄主相互作用,设计控制病毒病新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稻矮缩病毒(RDV) 是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病原,属呼肠孤病毒科植物呼肠孤病毒属成员。被该病毒感染的水稻出现严重的矮化,不能开花,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我们的研究表明,RDVP2蛋白与水稻内根-贝壳杉烯氧化酶相互作用,并导致感病植株中赤霉素合成降低和水稻矮化症状的出现。在自然界中,很多植物病毒感染其寄主后感病植株会出现矮化等症状,如水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大麦黄矮病毒和燕麦蓝矮病毒等。本课题拟以RDV和属于同科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以及基因组为正链RNA侵然小麦的大麦黄矮病毒为材料研究1)不同病毒通过赤霉素代谢途径导致矮化的普遍性;2)矮化的分子机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柑橘衰退病毒不同致病力株系侵染对寄主植物基因表达的影响
病毒抑制寄主植物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
植物双链RNA病毒侵染的分子基础
啤酒花矮化类病毒强弱株系互作及其对寄主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