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VI作为一种结构复杂的DNA病毒,能够在感染个体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感染形式- - 溶胞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然而导致上述两种感染形式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前期研究病毒蛋白(VP16、ICP22、ICP0、VP22)对染色质相关的转录调控作用的过程中,发现HSVI基因在感染过程中出现了染色质化,且这几种病毒蛋白能够通过染色质重塑/解聚的方式实现激活或抑制基因转录的作用。本课题拟从分子水平研究VP16、ICP22、ICP0和VP22四种病毒蛋白与乙酰化/去乙酰化系统的关系,以及这一相互作用对HSV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并且探索这一影响与宿主细胞抵御病毒入侵机制的关系。最终阐明病毒利用乙酰化/去乙酰化系统影响病毒基因转录的具体机制,从而构建出一个以染色质重塑/解聚为基础的、由病毒蛋白以及细胞蛋白共同影响的基因转录调控网络,为阐述HSVI的具体感染机理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背景:HSV-1 作为一种结构复杂的DNA 病毒,能够在感染个体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感染形式- - 溶胞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然而导致上述两种感染形式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前期研究病毒蛋白(VP16、ICP22、ICP0、VP22)对染色质相关的转录调控作用的过程中,发现HSVI 基因在感染过程中出现了染色质化,且这几种病毒蛋白能够通过染色质重塑/解聚的方式实现激活或抑制基因转录的作用。方法:本课题采用免疫共沉淀、RNA干扰、双荧光素酶检测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体外分析VP16、ICP22、ICP0和VP22等病毒蛋白对病毒增殖的影响,同时寻找这些病毒蛋白与染色质重塑相关系统相互作用的关键因子。结果:本课题实施期间,我们发现ICP22和VP16通过影响染色质相关的RNAPII复合物中P-TEFb蛋白,从而调控HSV-1立即早期基因启动子转录;而ICP0与细胞乙酰化重要蛋白PCAF相互作用,调控病毒立即早期、早期及晚期基因启动子区的乙酰化,促进这些基因的转录;VP22能够通过影响细胞乙酰化系统对病毒立即早期、早期基因转录产生促进作用。这些蛋白彼此间或与宿主细胞蛋白间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病毒增殖。同时,HSV-1不仅会与细胞乙酰化系统相互作用,而且还会与磷酸化系统相互作用,影响包括多核苷酸激酶3‘-磷酸酶(PNKP)在内的至少5种磷酸酶,进而影响病毒增殖。结论:病毒蛋白通过复杂的交互作用,影响宿主染色质重塑相关的乙酰化、磷酸化系统,进一步调控病毒增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面向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多元负荷特性及其调控潜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Ag-In-Zn-S四元半导体纳米晶的可控制备及其在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泡沫逆转录病毒分类和命名的最新进展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长链非编码RNA(AK138945)-miRNA-内质网应激调控网络的机制研究
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质远程相互作用调控基因协同转录的研究
HSV-1的ICP34.5与宿主蛋白34.5BP相互作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基于染色质结构动态变化的基因转录潜能的预测与分析
HSV-1利用宿主蛋白BRD4协助自身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