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选取藏东南地区受印度季风影响强烈的海洋性冰川开展冰川能量平衡和物质平衡研究,揭示藏东南海洋性冰川表面的能量平衡特征及物质平衡变化过程,分析冰川表面反照率变化及雪层内热传输等关键过程对于冰川物质平衡过程的影响,从物理机制上认识冰川-大气之间的能量和水分交换规律。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各关键过程的参数化,模拟冰川表面的物质平衡变化,建立适用于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的能量-物质平衡模型,对其气候敏感性进行检验,阐明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特别是印度季风降水的季节性分配对于冰川物质平衡的影响。这对于建立藏东南海洋性冰川在全球变暖下的响应模式,探讨印度季风变化与海洋性冰川发育的关系,认识冰川水资源及冰川灾害发生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项目在藏东南海洋性冰川开展了表面能量-物质平衡实地观测与模型模拟研究工作,分析了控制冰川消融的能量来源,揭示了地表反照率及云量随季风推进对冰川表面能量平衡的影响。通过分析冰川表面反照率变化、湍流及雪层内热传输等关键过程,从物理机制上认识冰川-大气之间的能量和水分交换规律。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各关键过程的参数化,模拟了冰川表面的物质平衡变化,建立了适用于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的能量-物质平衡模型,利用其对气候敏感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对气温的敏感度要明显强于降水。此外,本项目研究还首次发现了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分布有大量的“春季补给型”冰川,基于能量-物质平衡模型揭示出近期该类型冰川所处的气候状态,特别是降水的季节性分配对于冰川物质平衡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建立藏东南海洋性冰川在全球变暖下的响应模式,探讨季风变化与海洋性冰川发育的关系,认识冰川水资源及冰川灾害发生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倒装SRAM 型FPGA 单粒子效应防护设计验证
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空间格局及其机制研究
新疆天山不同区域代表性冰川物质平衡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
海洋性大陆热力过程及其对东亚气候的影响
藏东南高山常绿灌木及草本植物叶寿命指数对气候变化敏感性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