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胶质瘤发生、侵袭过程中Brevican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191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5.00
负责人:于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卢仁泉,王惠杰,臧坤,吴成生,王敬瑜,方晓云,郭萌
关键词:
肿瘤标志脑胶质瘤斑马鱼短蛋白聚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结项摘要

短蛋白聚糖(Brevica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特有的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是脑内最丰富的细胞外基质(ECM)成份之一,在恶性胶质瘤发生时呈特异的高度表达。通常情况下,神经系统的ECM由不利于细胞迁移的透明质酸(HA)等构成骨架,是中枢神经细胞生长、迁移的屏障。但是,胶质瘤发生时,与HA结合的Brevican却表达上调,并促进了胶质瘤的侵袭、蔓延生长;目前Brevican的具体作用及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模式生物斑马鱼的移种肿瘤以及胶质瘤细胞系RNA干扰等手段,对不同恶性程度的胶质瘤组织中Brevican表达情况分析、斑马鱼胶质瘤形成过程进行全程实时监控、细胞Brevican基因干扰后粘附、侵袭能力改变等进行研究,以阐明Brevican在胶质瘤形成中的具体作用及其与恶性程度、侵袭之间的关系,为明确Brevican作为胶质瘤的肿瘤标志以及胶质瘤的防治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本课题首系统地检测了Brevican分子在脑胶质瘤及良性对照组(脑膜瘤和无激素垂体瘤)中的表达特征,揭示了Brevican表达与脑胶质细胞瘤之间存在的关联,特别是其与病理分级、分化程度和侵袭程度的关系。我们发现,Brevican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浆和细胞周围即细胞外基质中,弥漫表达,呈均质状或细颗粒状。在良性对照组中表达量(22.5%,9/40)很低,而在胶质瘤中表达水平则较高,阳性率可达68.3%(41/60),而且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从I级的毛细胞型胶质瘤至IV级的胶母型胶质瘤)的提高,其阳性率逐级增高,且免疫组化的阳性积分也逐级升高。建立了Brevican稳定过表达igzbiaoda下调的U251-Brevican(“TU251细胞”)和293T-Brevican细胞株。实验发现U251-Brevican表达上调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在Brevican knockdown的细胞,CCK-8和克隆形成试验均证明其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免疫荧光显示细胞之间的伸展能力下降,进一步通过损伤修复试验(Wound-healing assay)也证实其蔓延能力明显较对照组降低;穿透Marigel的能力也变弱。研究发现,在Brevican表达抑制的TU251细胞被EGF激活后,Erk1/2、JNK磷酸化水平都由于Brevican的表达下调而低于相应对照组的TU251-ShDNA mock细胞,表明Brevican参与了对MAPKs磷酸化的调节;同时,我们的实验也表明,Brevican knockdown 细胞中Akt的磷酸化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的TU251-ShDNA mock细胞。这很有可能是通过上游的Akt信号通路活性受到抑制而起作用。建立了Brevican抑制表达的细胞(TU251- pSuper- ShDNA 2 细胞)和对照组(TU251-pSuper-ShDNA mock、TU251未处理)细胞株,通过皮下接种,观察、比较这两组之间致瘤性的差别。脑胶质瘤动物体内成瘤实验表明, RNA干扰后,Brevican表达下调,Brevican蛋白水平降低与胶质瘤的形成、扩展的密切密切相关。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表明,Brevican有望成为有效的脑胶质细胞瘤诊断标记物和基因治疗靶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2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3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4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7
5

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探究

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探究

DOI:10.13417/j.gab.039.003219
发表时间:2020

于敏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50217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U163710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0166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27305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70504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7122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0229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17525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0565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侵袭性胶质瘤干细胞(iGSCs)在恶性胶质瘤复发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批准号:3093010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卞修武
学科分类:H18
资助金额:174.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环状RNA—circCCNY促进恶性胶质瘤发生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0276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赵羲和
学科分类:H18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L1CAM/CD24/heparanase信号轴调控恶性胶质瘤发生和侵袭转移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7207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杨小骏
学科分类:H1803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RNA解旋酶p68在胶质瘤发生、侵袭和迁徙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7217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锐
学科分类:H1802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