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危机往往会同时引发产品风险信息和社会情绪,对消费行为产生极大影响。本研究结合重大社会事件,研究消费者处理和评估产品风险,最终产生购买决策的过程,并进一步研究这过程中社会情绪的作用。.本研究主要运用神经营销学方法,通过递进的系列实验,在产品风险信息的启动下,先研究消费者对产品风险的评估;再研究消费者对现实产品进行不包含购买选择的价值评估;并进一步研究在产品风险信息和产品价格双启动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最后增加由突发事件诱发的社会情绪作调节。.本研究利用神经科学"过程测量"优势,使用"事件相关脑电位"技术,测量消费者风险评估决策过程中脑电信号和行为反应;结合认知科学和营销学的研究成果,提取和分析特征脑电活动,研究消费者风险评估决策的发生过程和机制;在"自动-受控;认知-情绪"维度上建立基于神经机制的消费者风险评估决策模型;最后结合焦点小组、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验证理论,提出管理对策。
本项目围绕食品安全危机下的消费风险评估与购买决策,重点揭示在食品作为一种特殊产品的消费风险感知的特殊性。.本项目认为,食品安全危机在个体消费者角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影响消费行为:产品风险信息和食品生理效应。这两者的共同作用,既可以使消费者对产品风险过度反应,造成在购买决策上的非理性化;又可以使消费者对很多风险视而不见,不能及时做出规避行为从而为大面积危机爆发留下隐患。采用基于脑电波的神经营销学方法,可以增加对消费者实时风险感知过程的客观测量,弥补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本项目在2009年-2012年期间,发现了一系列与食品风险评估相关的、易导致食品安全危机的神经学机制与规律,已发表SCI/SSCI论文8篇,其中有基金标注SCI论文2篇,投稿中SCI论文1篇(影响因子大于5)。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食品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决策。研究设定了确定、风险、含糊三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神经电生理研究发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评估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识别含糊信息,然后将含糊风险转变为纯概率风险问题,最后形成可靠的决策。.(2)经典框架效应。研究设定了食品安全引发生命健康危险和财产损失两类决策背景。研究发现食品安全危机的风险评估会涉及与负性情绪、危险注意有关的早期大脑机制。食品安全的生命风险表现出比财产损失更加显著的早期大脑活动。.(3)时间框架效应。研究设定了食品安全风险带来急性和慢性两类疾病。要求被试先对食品偏好进行评定,再呈现该食品可能导致的疾病,最后再进行食品偏好的评定。研究发现,消费者在进行食品风险评估时,在神经层面上对慢性危害的感知要小于急性;但是对于高偏好的食品,这种风险感知机制会受到抑制。.(4)食品口感的调节作用。在时间框架效应范式的基础上,增加甜味食品和咸味食品两种条件。发现在甜味条件下,急性风险和慢性风险在脑电上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甜味口感阻碍了人们对食品风险时间框架的感知。.(5)盲目乐观:研究要求被试先对食品风险进行评估,然后给出反馈的风险结果。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如果先评估为高风险时,当反馈结果是低风险会诱发大的反馈相关负波FRN,这体现对自己错误判断的学习和调整;但是当先评估为低风险时,反馈结果不论是高还是低,FRN无明显差异,说明被试坚持自己的判断不做调整,出现盲目乐观。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与决策行为研究
基于消费者风险认知的食品安全风险沟通作用机理及策略研究
食品安全消费者行为与风险交流策略研究
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量度及调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