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已成为心脏终末期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目前的供心保护方法无法有效的使用每一颗存在的供心,这不仅使心脏移植的数量未能进一步上升,而且大量的患者在等待移植中死去以及与供心的保存质量有关的早期死亡率仍然很高(20%)。只有改善供体心脏的保护技术,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心的短缺、减少移植手术后的早期死亡及减轻移植物血管病变。在众多的心肌损害因素中,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心脏保护效果的主要因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引起心肌结构变化、心脏功能下降和加重移植物的血管病变。研究证明心脏不停跳保存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和有望延长供心的保存时限,但是缺乏术后的长期观察,同时我们也发现心脏不停跳保存前后仍然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本实验拟旨在最大限度的避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创造性的把心脏空跳贯穿于供心的摘取、保存和吻合过程并与常规心脏移植做比较,研究心脏不停跳移植的近期疗效。
本项目首次将新动物品种(广西巴马小型猪)用于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实验由三部分组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例进行对比研究。第一部分为供心常温血连续灌注全程不停跳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第二部分为常温灌注全程跳动保存供心功能、代谢和心肌凋亡的研究,第三部分为红细胞压积和钠浓度对跳动供心保存效果影响的研究。完成了主要计划。研究成果体现在如下七点,一是建立新动物模型—大动物(猪)离体心脏长时间不停跳保存的模型。二是应用常温氧合血连续灌注技术和改进手术操作成功建立供体心全程不停跳保存模型,更有效地保护了供心的心功能,减少了心肌损伤;供体心脏在空跳状态下进行移植吻合是完全可行的。三是供心全程不停跳保存和不停跳原位心脏移植技术在保护长时间保存供心的心功能、改善心肌的有氧代谢,减轻心肌的损伤,减少细胞凋亡、降低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等方面显示出了更好的效果。为临床不停跳保存技术的应用和不停跳心脏移植提供有益的参考。四是在胸心血管外科的一流杂志《Ann Thorac Surg》发表论著一篇 (IF = 3.558),另一篇发表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五是参加2013年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学术大会,11月6-9日,武汉,会上发言,题目为“全程不停跳供心保存和移植的实验研究”。六是培养博士研究生一名,硕士研究生三名:博士研究生 杨勇,男,研究方向:心脏移植。毕业论文“连续灌注不停跳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2013年5月通过答辩,已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①莫春镕,男,研究方向:心脏移植。毕业论文:“原位心脏移植术后长期存活因素的初步探讨”,2012年通过答辩,已获得医学硕士学位。②罗金龙,男,参加本实验的工作。研究方向:微创胸部外科。已获得医学硕士学位。③钟永泷,男,参加本实验的工作。研究方向:胸部肿瘤的诊治。已获得医学硕士学位。七是本课题的前期研究、广西攻关项目“心脏移植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桂科攻0235024-1;成果登记号:201392722 )获2013年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一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与本项目的主要不同点有两点:1、该项目由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组成,2、核心技术方面不同,该项目对供体心脏的保存只是使用部分不停跳法,本项目是在此基础上探索全程不停跳供心保存和移植,并获得成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利益集团影响下的贸易保护——一个贸易政治经济学的文献综述
脑死亡心脏作为移植供体心脏的实验研究
骨骼肌移植于心脏的实验研究
非介入免疫指标监测心脏移植排异的实验研究
苏木抗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异反应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