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Ⅲ族氮化物纳米晶尺寸、成份及结构的调控一直是半导体纳米晶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气相法制备纳米晶易团聚且形貌及尺寸不均匀,液相法缺乏高反应活性的氮源,本课题提出一种SiO2壳限域下气液联合的新型合成途径:采用液相法制备Ⅲ族氧化物纳米晶作为前驱体(以克服均匀性问题),然后在SiO2壳限域下(以克服团聚问题)将其气相氮化为Ⅲ族氮化物纳米晶(以克服直接液相氮化的困难)。通过优化反应时间、温度、前驱体中Ⅲ族金属比例以及SiO2壳层厚度等条件来实现对Ⅲ族氮化物纳米晶尺寸、成份及晶体结构的有效调控。并对其生长机理、纳米晶表面、尺寸、成份及晶体结构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展开系统研究。最终实现Ⅲ族氮化物纳米晶的可控制备,有望为下一步制备Ⅲ族氮化物核/壳纳米晶、实现其能带结构的裁剪奠定基础,对制备其它纳米材料具有借鉴意义;同时有望实现光学性能调控,促进其在生物荧光探测及光电器件等方面的应用。
Ⅲ族氮化物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半导体家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如何实现Ⅲ族氮化物纳米晶尺寸、成份及结构的调控一直是半导体纳米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气相法制备纳米晶易团聚且形貌及尺寸不均匀,液相法缺乏高反应活性的氮源,本课题提出一种SiO2壳限域下气液联合的新型合成途径:采用液相法制备Ⅲ族氧化物纳米晶作为前驱体,然后在SiO2壳限域下将其气相氮化为Ⅲ族氮化物纳米晶。采用该合成方法我们已经成功实现了形貌、尺寸均匀、结晶度高的InN纳米晶,并首次观测到其室温红外荧光发射。同时我们发现SiO2壳限域不仅有利于控制氮化物纳米晶形貌、尺寸的均匀性,同时可以调控其相结构。通过对氧化物纳米晶包覆不同厚度的SiO2壳层,实现了InN纳米晶从立方相向六方相转变。并通过同步辐射原位加压XRD与第一原理模拟分析相结合对相变机理进行了研究,揭示了Ⅲ族金属氧化物纳米晶在包覆SiO2后氮化生成氮化物纳米晶的相变机理。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目前以Ⅱ-Ⅵ族为主的半导体纳米晶家族,同时大大促进了Ⅲ族氮化物纳米晶在光电、生物等领域的应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基于气血理论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调控eNOS-NO/cGMP/PKG通路干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分子机制
纳米空间限域的金属合金粒子的晶相调控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AlN基III族氮化物稀磁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快脉冲放电制备尺寸可控纳米III族氮化物及光学特性研究
镶嵌在SiO2玻璃中的Ⅲ-P、Ⅲ-As纳米晶的溶胶-凝胶制备与光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