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耳臭蛙和大绿臭蛙高频听觉敏感基因的分子进化模式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U1404306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陈卓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超声听觉大绿臭蛙两栖类凹耳臭蛙适应性进化
结项摘要

Acoustic communication is essential for survival, reproduction and evolution of anurans. Masking background noise is a critical factor for effective acoustic communication, and previous analyses have suggested that males of the concave-eared frog (Odorrana tormota) and Odorrana graminea could produce and detect ultrasounds for the purpose of adaptation to the intense, predominately low-frequency ambient noise produced by nearby streams and waterfalls, whether females of both species exhibit no ultrasonic sensitivity. However, the molecular basis underlying the evolution of ultrasonic hearing and the auditory sex differences in these two odor frogs is poorly documented to date. Here, two high-frequency hearing-sensitive genes, i.e., prestin and KCNQ4, from these two odor frogs as well as other representative amphibians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by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he aims of this project were 1) to determine the evolutionary patterns and driving force of prestin and KCNQ4 genes in anurans during their adapt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and 2) to reveal the molecular genetic mechanism for ultrasonic hearing adaptation and sex differences in Odorrana tormota and Odorrana graminea, and 3) to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and molecular basis for the adaptation of auditory system of terrestrial vertebrates to various terrestrial environments.

声通讯对无尾两栖类的生存、繁衍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中的噪音会严重影响动物的声通讯,已有研究显示,在以低频为主的强环境噪音中,雄性凹耳臭蛙和大绿臭蛙通过发出并接收含有超声组分的鸣叫适应山涧激流生活,而雌性则不能接收其中的超声部分。然而,关于两种臭蛙适应溪流生境进化超声听觉以及高频听觉性二态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目拟通过两种臭蛙及其他不同生活类型无尾两栖类高频听觉敏感基因prestin和KCNQ4的克隆及其进化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无尾两栖类在起源和分化过程中prestin和KCNQ4基因的进化模式和驱动因素,探讨凹耳臭蛙和大绿臭蛙超声听觉适应及高频听觉的性别差异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为陆生脊椎动物听觉系统对陆生生境适应性进化的过程和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适应性进化是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声通讯对两栖类的生存、繁衍和进化至关重要。凹耳臭蛙和大绿臭蛙栖息于山涧急流和瀑布附近,其声信号受到强环境噪声的掩蔽,研究表明它们采用高频声音号通讯的策略来适应嘈杂的溪流生境。本研究选择听觉信号通路中对高频听觉敏感的关键基因prestin和KCNQ4以及Otof基因,从基因克隆和基因表达两个层面上揭示了两栖类prestin、KCNQ4和Otof基因的进化模式:1)在凹耳臭蛙和大绿臭蛙祖先支prestin基因和KCNQ4基因均检测到显著的正选择信号,并且正选择位点位于重要的功能区域,提示prestin和KCNQ4基因在凹耳臭蛙和大绿臭蛙高频听觉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除了凹耳臭蛙和大绿臭蛙,在其他溪流两栖类如:武夷湍蛙、太行隆肛蛙、叶氏肛刺蛙等祖先支均检测到prestin基因受到显著的正选择作用,而在其他支系则未检测到正选择信号,提示prestin基因在两栖类不同进化阶段经历了多次适应性进化事件,通过提高声音频率来适应嘈杂的溪流生境。3)Otof基因在两栖类不同支系中较保守,受到了显著的净化选择作用,提示该基因在两栖类听觉信号传导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4)转录组测序和比较转录组结果表明听觉通路其他关键基因在凹耳臭蛙雌雄之间、大绿臭蛙雌雄之间、凹耳臭蛙和大绿臭蛙之间以及与其他生境两栖类代表物种间存在表达差异。本研究的工作为理解两栖类听觉系统对陆生生境适应性进化的过程和机制提供重要的资料和科学依据,并为此后两栖类从水生到陆生转变过程中适应性进化研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2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DOI:
发表时间:2015
3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4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DOI:
发表时间:
5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DOI:10.3760/cma.j.cn131148-20190926-00591
发表时间:2020

陈卓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973567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7163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0201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67416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7203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10502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17413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76700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6051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908317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0549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70152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7294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0184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0028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0128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86200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0204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10618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6700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0072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30205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0392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2103028
批准年份:2021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50409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6044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凹耳蛙高频听觉的分子与神经机理

批准号:3127089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戚智
学科分类:C050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臭蛙属物种同域共存机制及进化模式研究

批准号:3187222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陈晓虹
学科分类:C04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绿臭蛙皮肤修复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批准号:3166024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唐璟
学科分类:C050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凹耳湍蛙声行为及听觉基础研究

批准号:30570463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沈钧贤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