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SLE等自身免疫性炎症形成的机制是建立特异性抗炎治疗的基础。TNIP1是一种新的内源性炎症抑制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全基因扫描在中国汉族和欧洲人群SLE患者同时发现此易感基因,可能成为SLE炎症形成抑制缺陷的遗传基础。为此本课题选择SLE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定量PCR、SNP分析等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TNIP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及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疾病活动指数和临床表型(肾炎等)的关联以及基因多态性对TNIP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突变性TNIP1共表达载体,体外转染HEK293T细胞,观察不同突变体对TNFα介导的NF-κB活化的影响,鉴定TNIP1抑制NF-κB活化缺陷的分子基础。本研究可望为解释SLE患者病情多样化和重症化提供全新的证据,为建立选择性阻断以SLE为代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提供新的治疗靶位。
本研究选择中国西南地区汉族SLE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SNP技术分析比较了TNIP1和TNFAIP3基因共20个SNP位点在两组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发现TNIP1基因的6个SNP位点、TNFAIP3基因的1个SNP位点以及20个SNP位点构成的2个单体型在两组间的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说明上述两个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SLE发病风险密切相关;本研究还采用免疫印迹和定量PCR检测了TNIP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基因多态性与基因表达及SLE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提示TNIP1蛋白及其mRNA及其在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降低,表达量与疾病活动指数无明显相关性,提示TNIP1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改变对SLE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IRE1-RACK1 axis orchestrates ER stress preconditioning-elicited cytoprotection fro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liver
TNFAIP3调控SLE自身免疫炎症形成的分子缺陷及其机制
ABIN1/A20介导的C/EBPβ信号通路调节在SLE自身免疫炎症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泛素连接酶Pellino1调控pDCs的I型干扰素通路在SLE自身免疫性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SLE合并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发病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