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并正在成为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现实约束(即碳排放约束,简称碳约束)。本项目以供应链柔性与碳排放的关系刻画为切入点,以典型的制造型供应链为对象,研究碳约束下的柔性供应链设计与协调问题;项目研究碳排放限额在供应链上各环节的分配及协调方法;针对各种碳约束形式,研究不同碳约束强弱程度对柔性价值和投资决策的影响,建立考虑碳约束的柔性能力投资决策模型并求解;研究碳约束下改善供应链柔性的方法和指导规则。本项目预期在供应链柔性与碳排放的关系刻画,碳排放限额分配及协调,碳约束下的供应链柔性改善方法等方面取得较高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柔性供应链管理理论,同时对我国乃至全球企业从管理角度减缓气候变化将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碳排放已经被公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并且将一直影响着现代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具体体现为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的一个约束。目前,人们主要从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清洁能源等技术层面研究减排的方法。从企业运作与管理角度探索降低碳排放的研究尚处在初始阶段,已有的研究也主要是针对单个产品的生产与经营展开的。本项目研究碳排放约束下的柔性供应链设计与协调机制,为企业和供应链在新环境和新约束下的运营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和支持。. 本项目执行时间三年,较好的完成了计划研究任务。项目在制造系统柔性投资、柔性生产技术战略选择、能源节约与碳减排潜力估计、碳排放约束下的供应链上企业运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分别发表于SCI和SSCI双检索的国际著名期刊,国际SCI检索期刊和基金委认定的国内核心期刊。本项目共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6篇,S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2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篇。另外还有7篇论文已投稿,进入第一轮或第二轮审稿中;还有若干篇working paper等待完善。. 在制造系统柔性投资方面,依据供需匹配理论,提出了一种不必进行复杂计算就可以指导制造系统合理进行柔性投资的通用规则与方法。该项研究的意义在于打破了长久以来一直坚持的尽量提高系统柔性程度的观点,为研究制造系统的柔性投资决策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尽量提高柔性供需匹配程度)。在多企业竞争环境下的柔性投资与技术选择问题上,通过分析多企业竞争环境下基于柔性生产技术选择的战略博弈过程,提出了多企业竞争环境下柔性生产技术战略选择方法,并给出了各种技术选择均衡的充要条件。在能源节约与碳减排方面,提出了一种估计能源可节约潜力和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潜力的方法,得到了提高我国能源效率、降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些管理启示。在供应链的碳减排分配方面,研究了单产品的总碳减排量在订单式供应链中各主体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发现由领导者来制定碳减排分配方案对供应链上各企业都最优。.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7人,目前项目负责人正基于此项目培养硕士生4人,博士生3人,进展良好。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碳排放约束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协调机制及绩效评价研究
碳排放规制下的供应链运营协调与决策优化研究
碳约束下基于信息共享和风险偏好的供应链碳减排优化与协调机制
碳约束下基于行为的供应链最优决策和协调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