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应答早期的IFNalpha虽然参与激发和增强抗感染免疫,但其持续存在会致广泛的病理损害,甚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因此正常机体必存在精密的调控机制抑制进一步生成IFNalpha。在此方面,国内外尚未见深入研究。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是IFNalpha的主要来源。病毒或细菌触发TLR7/TLR9-MyD88-TRAF6/IRAK4/IRAK1通路,最终导致IRF7核转位,启动IFNalpha基因转录。前期研究提示,一些具有凝集素结构或受体为G蛋白偶联受体的免疫应答早期蛋白,能够抑制TLR9介导的pDC产生IFNalpha。本项目拟探讨这些蛋白激活的PKC、PKA、PI3K,对MAPKs、TBK1、IKK的影响,进而对pDC内TLR9-MyD88-IRF7信号介导IFNalpha产生的调控作用和分子机制,为深刻认识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和SLE发病机理提供实验依据,为SLE防治提供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产生I型干扰素的机制研究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诱导人胃癌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产生和聚集机制研究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疫苗阻断致病性抗dsDNA抗体产生的研究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