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技术的病理状态下相应经穴微循环应答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30291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周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秀云,杨毅,刘建卫,赵雪,李岩琪,陈静子,金光,胡书香
关键词:
微循环血管舒缩因子经穴机制应答规律
结项摘要

On the basis of overall grasp of meridian specific research, we tak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eridian-acupoints and internal organ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combine human trials with animal experiment and physiological with pathological study. We tak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patients as research objects, then research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dynamic change of microcirculation of back meridian-acupoints with multi-modality test technique which multiply uses synthetically methods like laser speckle blood flow imaging, 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 and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We adopt bioinformatics method like clustering method and system identification arithmetic to analyse data, then summarize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rules. Further more, we duplicate animal COPD model and test the contents and the activities changes like angiokinesis factors CGRP、SP、Histamine and NO at relative acupoints, which in order to preliminarily explore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from angiokinesis aspects. It supplies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clinic of meridian-acupoints by checking the specificity of meridian-acupoints react.

在整体把握经穴特异性研究的基础上,以脏腑-经穴相关为切入点,人体试验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生理与病理研究相结合,以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经皮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多模态(multi-modality)测定技术研究背部经穴处微循环动态变化的应答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和系统辨识算法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处理数据,总结其时-空变化规律;进一步复制COPD动物模型,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技术,检测相关经穴处血管舒缩因子CGRP、SP、Histamine和NO等含量与活性的变化,从血管舒缩角度初步探寻其形成机制;验证经穴反应的特异性,为经穴诊断的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

项目摘要

在整体把握经穴特异性研究的基础上,以脏腑-经穴相关为切入点,人体试验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生理研究与病理研究相结合。利用激光散斑血流监测视频系统、红外热像仪,研究了生理状态下,健康人体背部膀胱经经穴的微循环血流灌注特性;病理状态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背俞穴和旁开非经穴皮肤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和温度特性,比较了疾病状态下双侧肺俞穴与旁开非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和温度的差异,不同病情程度下(轻、重)和疾病不同时间段(第一次、三个月后)双侧肺俞穴皮肤血流灌注量和温度的差异。进一步复制COPD模型大鼠,监测大鼠背部“肺俞”穴和旁开非经穴的皮肤血流灌注量,并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相关经穴处血管舒缩因子CGRP、SP、Histamine等含量的变化,从血管舒缩角度初步探寻其微循环血流特征的形成机制。. 结果发现:生理状态下,健康人体膀胱经线上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有高于非经脉线的趋势,运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可以区分出膀胱经与其他经脉、非经脉。病理状态下,COPD患者的肺俞、风门、心俞穴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增高,且高于其所在膀胱经的平均血流值;COPD患者左侧经穴的血流灌注量有高于右侧经穴的趋势,显示出腧穴具有穴位侧性;COPD患者经穴处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一致,疾病越重,经穴处的血流灌注量越高。COPD模型大鼠背部的“肺俞”、“心俞”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也出现特异性的改变,该改变与病程相关,短病程模型大鼠 “肺俞”和“心俞”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增高,而长病程模型大鼠“肺俞”和“心俞”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降低。血管舒缩因子CGRP、SP、Histamine的含量检测结果提示未出现与血流变化完全一致的特异性改变,目前尚不清楚CGRP、SP、Histamine在该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特性形成中的作用。. 本研究初步明确了生理状态下,膀胱经的微循环特征;以及病理状态下,相应背俞穴局部的微循环变化特征和时间-空间规律;并从微血管舒缩角度初步探索了该血流特性的形成机理,为经穴特异性和经穴诊断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证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8-0805.2022.07.18
发表时间:2022

周丹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30145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70404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10538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22616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数学天元基金项目
批准号:1110306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40204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0232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57105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7222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6402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0512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70309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90102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胞宫生理状态下相关经穴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

批准号:8160354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潘丽佳
学科分类:H3107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经穴给药的通道结构和药物经穴机制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30902019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朱晓亮
学科分类:H33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多模态核磁以及经颅磁刺激对青年人群中压力知觉相应的大脑可塑性研究

批准号:3170100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耿秀娟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循经取穴规律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批准号:9070902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赖新生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