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给药的通道结构和药物经穴机制的实验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0201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朱晓亮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马晓冬,易延逵,李求实,乔东访,李建华,黄亮,王琳
关键词:
经穴给药共聚焦经皮通路肺腧穴微透析
结项摘要

经穴给药是中医外治的一种特色给药方法,但由于缺乏对穴区皮肤药物通道结构和药物经穴机制的足够了解,因此目前经穴给药在制剂和临床应用中主要还是借鉴经皮给药的方法和原则,在剂型设计、剂量设定和经穴药代动力学等方面未能定制一套专门针对经穴给药的药物设计和临床应用方案,从而极大地限制了经穴给药的应用和发展。本研究拟选择临床上主治疾病频率较高的肺腧穴作为研究对象,在应用热像仪和皮肤电阻仪对穴区和非穴区皮肤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分析技术、激光共聚焦经皮可视化定量分析技术、活体组织微透析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技术等新型技术手段,从穴区皮肤的药物通道结构,药物经穴区皮肤的作用机制、渗透规律、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其与非穴区皮肤差异性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价和比较分析,从而建立一套以研究肺腧穴为代表的穴区皮肤结构和药物经穴机制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也为肺腧穴经穴给药提供实验依据。

项目摘要

选择肺腧穴作为研究对象,制备利多卡因纳米乳和利多卡因醇质体作为研究药物,综合运用皮肤电阻测定、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微透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研究肺腧穴穴区皮肤的药物通道结构,药物经穴区皮肤的作用机制和药物经皮药代规律。成果如下:.1.利多卡因纳米乳和利多卡因醇质体的经皮渗透性和药效学均优于目前常规皮肤局麻给药制剂,且以上两种药物对皮肤没有刺激性。.2.肺腧穴穴区及非穴区皮肤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在超微结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3.皮肤中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对药物的经皮渗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肺腧穴穴区及非穴区在药物经皮通道,以及药物经皮渗透规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2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4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朱晓亮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30700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经穴相关性研究-以手阳明经穴为例

批准号:8100155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广军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家畜经穴循经特性的研究

批准号:38770470
批准年份:1987
负责人:于船
学科分类:C1801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人体经穴发光光谱的研究

批准号:39570853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杨文英
学科分类:H3107
资助金额:8.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经穴-脏腑相关及其联系途径的研究

批准号:38770564
批准年份:1987
负责人:曹庆淑
学科分类:H31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