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是危重医学领域常见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和治疗难题,新近发现胆碱能抗炎通路对感染性休克动物具有保护作用。因针刺足三里穴(ST36)可激活迷走神经中枢的某些核团,并提高迷走神经传出活性,故设想有可能通过针刺足三里穴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进而对感染性休克提供治疗益处。本研究拟通过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观察针刺足三里是否具有抗休克作用;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及内脏组织乙酰胆碱含量,验证电针足三里是否增加迷走神经递质的释放。旨在为本组疾病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并为拓宽针刺疗法的适应症和探讨针刺作用机理积累资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盆神经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对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动物发挥保护作用的研究
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保护脓毒症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用于治疗严重创伤的探索性研究
电针足三里兴奋迷走神经抗失血性休克的多巴胺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