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设施放射性流出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在我国的相关法规法律中已有明确的要求,而放射性核素在非人类物种(动植物)的转移行为,是建立相关辐射防护体系的重要基础。根据我国设施分布的环境特点,(1)筛选适合的参考动植物,包括陆地植物、陆地动物(含鸟类等),作为非人类物种的研究对象;(2)通过现场生态调查和取样分析,获得所选参考动植物的生态分布、分类属性、生物学特性等资料,建立参考动植物生物学特性数据库;(3)结合我国西北、西南典型核场址,研究核素Sr-90、Cs-137、Pu-239在动植物的转移和富集规律,提出相关的生态转移参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我国核场址非人类物种辐射影响评价研究
寄生植物驱动植物间N转移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转移占用过程研究
Pu-239在天然和模拟非均匀介质中的滞留机理及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