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秦岭-大别山-苏鲁造山带关键构造部位的桐柏山地区,通过横穿造山带岩石-构造剖面的编制以及古生代高级变质杂岩和中生代高压变质杂岩的同位素定年、变质变形演化和地球化学示踪的研究来揭示:(1)华北与扬子板块边界缝合带的组成、基本结构和重要边界断裂的性质;(2)低温高压榴辉岩的原岩属性(大洋的还是大陆的?)、变质时代和演化过程;(3)桐柏高级变质杂岩(桐柏群)的变质演化和块体性质;(4)岩浆弧杂岩(秦岭群)的时代、P-T轨迹(顺时针还是反时针?)和地球化学属性。研究成果用以探讨华北与扬子板块之间从古生代岛弧增生到中生代大陆碰撞的构造发展过程,并结合与东西两侧的秦岭造山带和大别山-苏鲁造山带的综合对比和理论分析来建立两大板块边界的构造演化模型。这项工作对分割我国南北大陆的巨型中央造山带复合造山动力学以及大陆深俯冲和折返过程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北山造山带高级变质地体、蛇绿岩与增生杂岩的组成、变形及时代
东昆仑东段高级变质岩类变质作用研究:对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
从东秦岭-桐柏山结构看中央造山带东、西超高压高压变质带的走势
中缅地区高级变质岩始新世变质作用及对碰撞时序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