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修饰是最新发现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Ⅱ型糖尿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相关。乙酰葡萄糖胺酶(O-GlcNAcase,OGA)是唯一水解蛋白O-GlcNAc的己糖胺酶。最近研究发现该酶还具有乙酰转移酶的活性,预示该酶可能在糖基化和乙酰化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但该酶双催化功能的调节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组通过缺失突变发现OGA的糖苷酶功能域位于N端(1-350aa),乙酰转移酶功能域位于C端(700-916aa),后者的活性可能依赖于该酶的翻译后修饰或互作蛋白调节。本项目拟进一步通过嵌合突变、定点突变分析该酶的两个催化结构域;通过多宿主表达和点突变分析磷酸化和糖基化对该酶的调节;利用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等,发现、鉴定OGA的互作蛋白,探讨互作蛋白对该酶的调节,揭示蛋白质磷酸化、糖基化、乙酰化多网络信号调控的发生机制,为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修饰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存在于细胞核质中蛋白质上的翻译后修饰,它与磷酸化共同调控转录、翻译、信号传导、周期调控、应激反应等多种生理过程。乙酰葡萄糖胺酶(O-GlcNAcase,OGA)是体内唯一水解该修饰的糖苷酶,课题前期研究表明,OGA具有糖苷酶和乙酰转移酶活性两种催化活性,课题实施中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缺失突变、嵌合突变和定点突变技术,定位了两个催化活性结构域的位置和关键氨基酸:糖苷酶区域位于N端(1-350aa),其中 Asp174和Asp175为催化氨基酸,Y69, C215, Y219, N280, D285为与底物结合氨基酸;乙酰转移酶区域位于C端(700-916aa),其中Asp753、Asp884为催化氨基酸,Asp774,Phe789,Cys777为与底物结合氨基酸。通过多宿主表达和点突变分析磷酸化(Ser364Asp)和糖基化(Ser405Tyr)形式的OGA对糖肽和糖蛋白的糖基化水解能力,发现相对于未修饰的OGA,糖基化和磷酸化修饰后的OGA的糖苷酶水解能力大大加强。同时,本项目对OGA进行抗原性和亲水性分析,以大肠杆菌表达的N端1-350aa(sOGA)作为抗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可识别多种OGA变体的多克隆抗体,为OGA代谢调控及相关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总之,通过分析磷酸化和糖基化修饰对OGA功能的改变,揭示了蛋白质磷酸化、糖基化、乙酰化多网络信号调控的发生机制,为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紫禁城古建筑土作技术研究
C-藻蓝蛋白抑制TGF-β1诱导的宫颈癌Caski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BM-MSCs通过DCN调控急性肺损伤自噬关键蛋白Beclin-1与LC3B表达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p75NTR基因859G>A(Arg245Gln)点突变对Aβ沉积、代谢及其神经毒性作用的影响和机制
植物乙醇酸氧化酶的双催化功能及相互调节
低氧条件下OGT/OGA介导的FBP1糖基化修饰对胰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钙信号途径在昆虫变态发育中的功能及激素调控
Hippo信号转导途径中Hippo蛋白激酶的活性调节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