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EP结构新颖,镇痛活性强、作用受体新(尼古丁受体),具有非成瘾性,但是毒性太大。为降低其毒性、保留其活性,发现新一代的非成瘾性镇痛药物,本课题在完成EP全合成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二十个EP的糖及氨基酸衍生物和十二个EP的开环衍生物。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镇痛活性试验,总结了构效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合成目标化合物的过程中发现,在三氟甲磺酸钇存在下,烷氧羰基保护的吡咯作为酸组份可很容易地与醛和胺发生曼尼希反应,为吡咯的2—位氨甲基化提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另外还发现了一种制备3-烷氧羰基四氢吡咯衍生物的有效方法。该课题共完成科研论文5篇,其中有4篇可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几种现代检测技术在桑叶活性成分和有害物质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胶东西北部北截岩体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制约
蒙药材藜芦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抗流感病毒活性的α-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新型糖氨基酸的设计、合成及抗癫痫活性研究
卤代邻羟苯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L-己糖新合成方法及相关活性衍生物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