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被子植物八角科和五味子科的生殖生物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0023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高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四川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平,陈霞,王佳媛,李冰,谭琼,陈盼,杜双韬
关键词:
进化原始被子植物生殖生物学五味子科八角科
结项摘要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researches of basal angiosperms "ANTIA" (including Amborellaceae, Nymphaeaceae, Illiciaceae, Trimeniaceae, Austrobaileyaceae) indicate that the megagametogenesis of angiosperms could be Amborella type embryo sac(8 cells with 9 nucleus), Schisandra type embryo sac (4 cells with 4 nucleus) and Polygonum type embryo sac (7 cells with 8 nucleus). The new megagmetogenesis type of angiosperms sports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from molecular biological evidence. Though, the Schisandra type embryo sac was summarized from very limited papers especially Illiciaceae and Schisandraceae. And what's more,the results of megagametogenesis about Illiciaceae and Schisandraceae were some contradictions. The early research described that Illiciaceae were Polygonum type embryo sac, Schisandraceae were Polygonum type embryo sac and bipolar Alllium type embryo sac. Though the resent research described that Illiciaceae was Schisandra type embryo sac. There is not new research about the gemagametogenesis of Schisandraceae. The general reproductive biological researches of basal angiosperms were gemagametogenesis and endosperm. The reproductive biological researches about microgametogenesis, double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development was scanty. The flower buds and blooming flowers of the basal species of Illiciaceae and Schisandraceae in various development stages will to be collected and fixed in formalin-acetic acid, then to be sectioned and stained,and to be observed carefully.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Illiciaceae and Schisandraceae will be clarifid, especially the type of embryo sac, the missing link of the basal angiosperms reproductive evolution and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ndosperm. There will b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bout to rebuild the ancestral characters of the basal angiosperms and to perceive the early reproductive evolution of angiosperms.

对原始被子植物"ANITA"类群的最新生殖生物学研究表明,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发生可分为Amborella型(8细胞9核结构)、五味子型(4细胞4核结构)和蓼型(7细胞8核结构),有力地支持了从分子生物学证据得到的被子植物系统。但对五味子型雌配子体的总结是建立在相当有限的文献基础上的,尤其是八角科和五味子科的资料非常缺乏且不乏矛盾之处;其次,对原始被子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雌配子体发育和胚乳发育两个方面,其他如小孢子发生发育、双受精过程、胚发育等方面则较少。本项目通过采集研究材料进行室内各种相关实验,仔细研究两科中位于系统学基部物种及重新研究重要物种的生殖生物学过程,着重论证其胚囊类型、是否具有生殖进化的缺失环节及胚乳发育的生物学意义,完成八角科和五味子科的生殖生物学研究。本研究对重建原始被子植物祖先性状和理解被子植物的生殖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原始被子植物"ANITA"类群的生殖生物学研究表明,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发生可分为Amborella型、五味子型和蓼型,其中对五味子型雌配子体的总结是建立在相当有限的文献基础上的,尤其关键类群八角科和五味子科的资料非常缺乏且不乏矛盾之处,大多数研究认为该类群的雌配子体为蓼型胚囊和葱型胚囊,因此八角科和五味子科的生殖生物学值得深入研究。.本项目研究了八角科假地枫皮和五味子科黑老虎和大花五味子的小孢子发生发育、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胚乳的发育过程,并进行了比较胚胎学研究。发现八角科和五味子科的小孢子减数分裂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花粉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为4核4细胞结构,双珠被厚珠心结构,受精为珠孔端受精;细胞型胚乳发育。通过对八角科和五味子科的生殖生物学研究发现,其雌配子体的发育是4核4细胞结构而非蓼型结构,从生殖生物学角度有力地提供了支持原始被子植物类群是一个具有共性类群的证据。对五味子科五味子的雌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研究,初步发现其具有4核4细胞胚囊和似蓼型胚囊,比例尚未确定,经比较胚胎学研究,初步确定五味子可能是被子植物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对进一步了解雌配子体发育有重大意义。本项目对重建原始被子植物祖先性状和理解被子植物的生殖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DOI:10.12024/jsou.20190302561
发表时间:2019
2

甘肃、青海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甘肃、青海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0.18.006
发表时间:2020
3

南海珊瑚礁海域黑缘尾九棘鲈生物学特征初步研究

南海珊瑚礁海域黑缘尾九棘鲈生物学特征初步研究

DOI:10.11978/2020069
发表时间:2021
4

微生物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微生物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2026
发表时间:2022
5

人乳头瘤病毒免疫逃避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免疫逃避研究进展

DOI:10.16462/j.cnki.zhjbkz.2016.11.024
发表时间:2016

高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167408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805027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0524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30320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77519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7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24400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1130515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37407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078035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57709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20415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6005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07409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0214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10900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901020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10208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6005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原始被子植物瘿螨总科区系与分布格局机制研究

批准号:3187225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国全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八角属(五味子科)植物与瘿蚊互利共生传粉机制及花产热的研究

批准号:3117021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罗世孝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八角科植物系统分类与演化研究

批准号:39370056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林祁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6.2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特产濒危蕨类水韭科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

批准号:3117029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保东
学科分类:C0207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