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利用有较好溶解度含三吡唑硼烷配体钼(钨)金属硫代酸盐([TpMS3]- (M = Mo, W;Tp = 三吡唑硼烷))为合成子,与铜盐或银盐反应,调节反应物的比例,分离得到不同核数、结构的Mo(W)/S/Cu(Ag)簇合物,考察配体Tp的大小对簇合物结构的影响,研究它们三阶非线形等光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以此类簇合物为前驱体,与含氮配体(如4,4'-联吡啶)进行自组装,通过控制簇合物的节点,反应条件,配体的长度、刚性、对称性等,设计合成不同结构和维数的含簇超分子化合物,测定它们的三阶非线性等光学性质,并研究簇合物自组装前后性质的变化。引入三吡唑硼烷既可以增加含簇超分子化合物的溶解度,为分离、测试该类化合物的性质打下基础。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为钼(钨)/硫/铜(银)金属有机簇合物的合成和结构化学打开新的局面,同时为研制符合实用的非线性光学器件打下基础。
本项目在执行期间,严格按照计划书开展工作。使用不同种类的簇前驱体和所用配体合成出了不同核数和结构的含Tp和Tp*单元Mo(W)/S/Cu簇合物,并以此类化合物为前驱体与无机小分子,双(多)吡啶,双(多)膦类等配体自组装,得到含簇超分子。拓展合成方法,除常规的溶液反应之外,还发展了溶剂热反应,固相反应等新方法合成此类簇合物。深入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配体种类和溶剂等对产物结构的影响;对所得产物的三阶非线性性质从簇核结构,配体影响,对称性等多方位进行分析。3年来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9篇,其中IF > 6.0的5篇,3.0 ~ 6.0的36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项目主持人主办国内外学术会议2次,应邀做学术报告6次。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研究团队有一位教师晋升教授;2位教师赴海外进修。有5位博士,13位硕士顺利毕业,2位硕士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二位博士学位论文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团队共新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超额完成了计划书的任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含硫稀土簇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表征
以银簇为金属配体的杂金属簇合物的分步组装及性质研究
具有催化活性的后过渡金属氧合簇的设计与组装
手性簇(聚)合物晶体的设计组装与光磁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