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子耦合野外模拟实验及其生物学效应一直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基于野外实地条件下增温、降水和施氮的耦合长期模拟实验,以红松、紫椴和蒙古栎3个长白山地区典型树种为研究对象,探讨模拟实验对树木生长发育、水气交换、物质生产与代谢等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揭示森林树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长期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定量温度、水分与氮素的耦合作用的生物学效应,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群落结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可能影响。该研究将是继CO2 FACE和OTC长期模拟实验后,在野外条件下对树木进行长期模拟研究的一个新突破口。预期成果在丰富树木环境生理学认识的同时,可加强生物个体、群落和全球变化研究之间的联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向高海拔或高纬度迁移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页岩力学性质和渗流规律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海黑潮对气候变化的动力响应机理研究
全球变暖背景下Hadley环流的演变及其对东亚气候的影响
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降水的检测归因研究
全球变暖背景下赤道东太平洋SST年循环变化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