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致力于发展用于大分子精确计算的电子相关方法- - 分子中的簇(CIM)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CIM的基本思想是在局域轨道表象下,把大分子的电子相关计算,分解为若干子体系的计算。针对大分子体系的化学反应研究,我们将发展基于Restricted Open-shell Hartree-Fock (ROHF)或Unestricted Hartree-Fock(UHF)的开壳层CIM方法,用于反应自由基中间体的二级多体微扰(MP2)和耦合簇(CC)计算;还将把CIM方法在闭壳层MP2水平上推广到解析能量梯度的计算,以用于大分子几何构型的优化;进一步采用对不同区域使用不同水平计算方法的多层CIM方法,研究酶反应的能垒和催化机理。我们期望该方法可以媲美量子力学/分子力学(QM/MM)组合方法,能够广泛应用于酶等生物大分子的全量子研究。
在本项目中,我们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改进了两种线性标度的量子化学方法,包括推广的基于能量的分块(GEBF)方法和基于局域轨道的分子中的簇(CIM)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1) 在GEBF方法框架下,将该方法与显式相关F12方法相结合,分别在MP2和耦合簇CCSD(T)水平上实现了大分子簇在基组极限下的精确计算,并结合多层次模型,计算了含几千个原子的超大分子簇。此外,还改进了GEBF梯度的计算精度,并用于生物大分子的超快从头算动力学模拟;(2) 在CIM方法框架下,通过引入中程电子相关、改进分子簇及虚轨道的构建等,使得该方法能够用于多种基组下的相对能量计算,精度和速度都比以前大大提高。改进的CIM方法适用于生物体系和金属氧化物在多种基组下的计算,其中后者目前难以使用GEBF处理。(3) 基于以上两种方法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化学程序 (Low Scaling Quantum Chemistry, 简称LSQC)。.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9篇,其中项目负责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论文5篇,主要发表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如J. Chem. Theory Comput.,J. Chem. Phys.,Phys. Chem. Chem. Phys.。项目负责人在国内或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或口头报告4次,并获得2014年中国化学会唐敖庆青年理论化学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巨噬细胞通过外泌体/XRN1通路降解胰腺导管上皮细胞BRCA1/2 mRNA引发基因组不稳定的机制
大分子电子相关校正的密度泛函数理论与方法
多参考态电子相关新方法及应用
分枝理论在化学反应器控制中的应用
声化学反应机理及其在核苷合成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