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是生猪生产中的常见疾病,可使仔猪的死亡率高达30%,造成巨大损失,而由肠毒素大肠杆菌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整个发病率和死亡率的56.2%和24.7%。因此,开展仔猪泻痢的抗病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们前期的研究中,通过差异显示法表明糖基磷脂酰锚定蛋白1(GPI1)基因很有可能就是F4 adR的候选基因。本项目拟在此基础上利用RACE技术获得GPI1基因的cDNA全长,分析该基因的基因结构、氨基酸序列及功能,并进一步通过对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选择性剪接体分析、RT-PCR和拷贝数变异(CNVs)等多种方法探讨GPI1基因对仔猪泻痢的主要免疫应答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基础,进而剖析GPI1基因与仔猪免疫应答反应中的调控途径,以期阐明GPI1基因对仔猪泻痢的免疫分子机理,并筛选GPI1基因的SNPs,为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可能的途径和开展仔猪泻痢抗病育种做一部分基础性研究工作。
有关资料报道,每年我国因畜禽疾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200亿人民币。在猪病中,仔猪泻痢是最普遍而重要的疾病,由腹泻使仔猪的死亡率达11.5%~29.5%,其中由大肠埃希氏菌(E.coli)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整个发病率与死亡率的56.2%和24.7%。因此,开展仔猪泻痢的抗病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采用CGH芯片,通过对肠毒素大肠杆菌易感和抗性个体的DNA拷贝数变化分析,得到了与F4受体相关的多个基因。通过与σ差异显示法获得的结果比较,最终锁定GPI1基因,因此对该基因开展了一些列工作:利用RACE技术获得GPI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提交到GenBank中,登录号为JX125039,分析了该基因的基因结构、氨基酸序列及功能,并进一步通过对该基因在不同品种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SNPs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GPI1基因对仔猪泻痢的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基础,初步阐明了GPI1基因对仔猪泻痢的免疫分子机理,并筛选GPI1基因的SNPs,为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可能的途径,为开展仔猪泻痢抗病育种做一部分基础工作。.除此之外,还参与了其他方面的研究,如大花白猪和陆川猪线粒体DNA的研究,克隆了NR1H4基因,开展了NR1H4基因与猪肉质的关系研究,初步探讨了PPARα基因与鹅脂肪沉积的关系。.项目执行期间,课题组发表相关SCI论文3篇,国内刊物2篇,申请或主要参与申请专利3项,主参编教材、著作3本,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口头报告1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U17 株 rstA 缺失株降低对小鼠的致病性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蛋白质的糖基磷脂酰肌醇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
仔猪E.Coli腹泻抗性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
FUT1基因启动子区对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抗性的调控机制分析
烟曲霉糖基磷脂酰肌醇修饰的调控及对毒力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