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非合作目标捕获机构动刚度在轨识别及接触顺应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57533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何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杰,刘仁强,唐强,张海博,柴勋,傅建勋,杨铁毅,汤耘
关键词:
刚度捕获机构非合作目标顺应性空间机器人
结项摘要

The capturing technology of space robo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arry out on-orbit servicing of the GEO satellites. There are still key technologies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in this field. In the meantime, the space capturing task is a new challenge for the study of robot compliance. 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the research on the compliance and identification of dynamic stiffness of space capturing mechanism for non-cooperative target..A new hybrid mechanism with variable topology is proposed to be used for space capturing task of non-cooperative target. The dynamic model of capturing mechanism i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stiffness and energy constraints. The design method of compliance of capturing mechanism is also presented based on energy distribution and stiffness matching. The one dimensional equivalent stiffness model of generalized stiffness mapping equation are obtained. Accordingly, the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on-orbit identification of dynamic stiffness, whi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es for the design and control of space capturing mechanism for non-cooperative target in China.

利用非合作目标对接捕获及空间机器人技术是进行GEO卫星无人在轨维修、寿命延长的有效途径。我国在该领域尚存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有待突破,同时空间非合作目标捕获作业任务也给传统的机器人顺应性研究提出了新的需求。立题开展空间非合作目标捕获机构动刚度在轨识别及接触顺应机理研究,对于发展机器人顺应性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项目立足我国空间非合作目标捕获技术创新需求,发明一种新型可变拓扑串并混联式非合作目标捕获机构;建立基于能量和刚度约束的非合作目标捕获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空间捕获机构基于能量分配和刚度匹配的顺应性设计方法;建立空间捕获系统六维广义刚度映射的单维等效模型,提出基于机构动刚度在轨识别的空间捕获路径顺应规划方法,以一种新的思路解决空间机器人捕获非合作目标过程中复杂控制及路径规划问题,为我国空间非合作目标对接捕获机构设计及其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支撑。

项目摘要

利用非合作目标对接捕获及空间机器人技术是进行GEO卫星无人在轨维修、寿命延长的有效途径。立题开展空间非合作目标捕获机构及接触顺应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项目提出空间串并混联抓捕机构的构型综合方法,发明了一种新型可变拓扑混联式捕获机构;建立串并混联抓捕机械臂及AKE喷管抓捕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提出灵巧度、速度极值等性能指标;建立混联抓捕机构的六维广义刚度映射模型,提出单维等效刚度极值指标,建立驱动和被动顺应刚度匹配的设计方法;建立串并混联机构动力学模型,利用机构刚度映射模型匹配接触顺应控制参数,提出基于运动估计模块及动力学前馈模块的导纳顺应控制方法,并通过半物理仿真和气浮台全物理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为我国空间非合作目标对接捕获机构设计及其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项目发表论文9篇,包括ASME JMR、MMT等机构学著名期刊SCI论文3篇、E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名,其中已毕业硕士3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4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5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DOI:
发表时间:2017

何俊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80804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0143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30309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80100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10017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0136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77233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20524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30518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9570218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373080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0169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7382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0314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0512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87512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46303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00812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视觉联合决策与估计的空间非合作机动目标在轨自主形态识别

批准号:6117502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敬忠良
学科分类:F0604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空间机器人近距离非合作目标自主识别与捕获关键技术的研究

批准号:6080503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徐文福
学科分类:F03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视觉的空间非合作目标的智能捕获技术研究

批准号:1180217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晓峰
学科分类:A0704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空间非合作目标捕获技术研究

批准号:6170241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马钟
学科分类:F0210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