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达60%~70%,因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药物急盼问世。新近有学者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通过影响骨保护素(OPG)的表达来调节骨代谢,我们课题组前期发现古方青娥丸制剂能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其机制与其能调节患者血清骨保护蛋白(OPG)含量有关,且预实验显示青娥丸可上调去卵巢致骨质疏松鼠骨折模型骨痂β-catenin的表达,促进其愈合。由此我们推测青娥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能与其调控Wnt/β-catenin-OPG信号转导通路有关。本课题基于此,以去卵巢鼠骨质疏松模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为研究平台,采用诱导或阻遏基因表达等方法,对比分析青娥丸是否通过调控该信号通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明确该方作用靶点,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部分 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与武汉地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关系.用DEXA法测定118例武汉地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股骨颈、大转子、转子内区、髋部总体和Ward’s三角的BMD值,同时记录受试者年龄、体重、身高等指标。结果显示年龄、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均是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BMD的因素;以体重对骨密度的影响最大。保持体重有利于延缓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高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尤其要防止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第二部分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β-catenin与RANKL/OPG的相关性研究.通过检测4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β-链蛋白的水平并分析其与血清骨保护素、核因子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OPG 、骨硬化蛋白、 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验证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作用。结果证实低β-catenin水平可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进程有关。.第三部分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与腰椎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相关性分析.检测650例绝经后中国妇女血清中骨硬化蛋白水平和腰椎骨密度,及β-CTX、PINP、N-MID-OT、25(OH)D以及雌二醇水平,结果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低于非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妇女,其水平与腰椎骨密度正相关,与血清β-CTX、PINP、N-MID-OT负相关,与年龄、体重指数、25(OH)D和雌二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第四部分 青娥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青娥丸治疗组及模拟剂对照组,治疗6个月,随访1年。结果显示:青娥丸治疗组两次观察期骨密度未见明显增加,骨吸收标志物β-CTX水平降低,模拟剂对照组骨密度持续下降,骨转换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变化。.第五部分 基于Micro-CT技术评价古方青娥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应用MicroCT获得腰椎与股骨松质骨微结构的三维参数,分析卵巢切除术、雌二醇与青娥丸干预对松质骨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雌二醇干预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骨表面积体积比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结构模型指数、骨小梁间隙、骨表面积体积比较模型组明显降低,青娥丸治疗组疗效与其类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Mechanical vibration mitigates the decrease of bone quantity and bone quality of leptin receptor-deficient db/db mice by promoting bone formation and inhibiting bone resorption.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古方青娥丸介导Wnt-DDK-1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绝经后骨代谢的机制研究
青娥丸补肾生髓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调节骨微血管机制的研究
古方青娥丸加味介导脂联素和1,25-(OH)2D3-VDR mRNA促血管化骨新生治疗INFH的机制
补肾中药介导Wnt/β-catenin-BMP信号转导通路调控骨代谢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