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以新月体形成为特点,病情危重,预后差。自身免疫反应在RPGN中发挥重要作用,寻找自身免疫反应起始点,对研究RPGN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发现核内蛋白HMGB1在缺血时即被受损细胞释放至胞外发挥重要炎症因子作用而导致急性肾损害,阻断HMGB1能显著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细胞凋亡,减轻急性缺血性肾损伤;可见危险相关分子模式HMGB1及其受体TLR4通路在自身免疫反应启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抑制TLR4能抑制炎症细胞Th17产生,而Th17在RPGN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拟首先研究HMGB1-TLR4-Th17途径在患者RPGN中的表达变化,其次在动物体内应用重组HMGB1蛋白、抗HMGB1中和抗体及通过TLR4敲除鼠的方法,多方面研究其对Th17激活的影响,进而对RPGN转归的影响,寻找RPGN可能的干预靶点,为临床上治疗RPGN打下良好基础。
课题组经过三年围绕HMGB1-TLR4-Th17通路为核心展开研究,已基本完成大部分实验,少部分实验有待继续深入。主要分为以下3个部分内容及成果:.1.完成HMGB1-TLR4-Th17信号通路在急进性肾炎动物模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研究。通过建立小鼠肾毒性血清肾炎(NTN)模型,观察成模后血清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PAS染色呈现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逐渐加重,免疫组化显示HMGB1、TLR4表达明显增强,流式细胞术显示建模14d、28天后CD68、CD19阳性细胞明显升高,而CD4、CD8阳性细胞明显下降,但IL-17A表达明显升高;建立NTN模型后应用HMGB1中和抗体治疗,观察肾功能呈现下降趋势,而病理损伤显示肾小球、肾小管损伤得到一定程度控制,HMGB1、TLR4表达明显下降,而流式细胞术显示各细胞群与正常组小鼠相似,提示免疫反应得到一定程度控制。.2.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探讨HMGB1-TLR4信号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机制。IRI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及肾脏损伤分子-1(KIM-1)明显升高;PAS染色可见病理损伤加重;免疫组化提示TLR4、细胞核外HMGB1表达明显升高,炎症细胞浸润增多;WB显示IRI组肾组织内p-GR,p-p85,p-AKT表达上调,而全细胞总HMGB1表达无明显变化,胞核HMGB1下调,胞浆HMGB1上调,IP提示上调HMGB1为乙酰化HMGB1。地塞米松治疗后肾功能明显改善,病理损伤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提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途径调控HMGB1-TLR4炎症通路,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肾脏IRI。.3. 进一步研究HMGB1-TLR4-Th17在异种心脏移植中的作用。异种移植主要在6天内发生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而HMGB1在血清及组织中表达随着移植后时间逐步升高。HMGB1中和抗体治疗可明显抑制HMGB1表达和释放,延长异种移植物存活时间并减轻病理损伤,减少免疫细胞浸润,并下调炎症因子表达。移植后6天,HMGB1中和抗体治疗可明显抑制血清中抗大鼠异种抗体生成及肾组织内抗体的沉积,提示可抑制异种B淋巴细胞反应。此外,治疗抗体可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并减少IFN-γ、IL-17A的生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内皮损伤通过HMGB1-TLRs信号介导炎症反应上调MMPs在动静脉内瘘内膜增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钙卫蛋白-TLR4危险信号途径调控Th17细胞分化在种植体周围炎中的作用研究
清除病理性Th1细胞减轻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阻断STAT3调控Th17/Treg平衡抑制cGVHD的实验研究
内源性危险信号在电针内关预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