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制衡及其与现金流权分离是影响大股东掠夺中小股东利益的两个关键因素。但现有文献不仅很少深入研究它们的内生决定问题,而且即使在研究它们对公司价值影响时的内生性处理方法也存在缺陷。针对这两方面不足,本课题首先理论分析控制权制衡与两权分离的内生决定问题,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公布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与一致行动人关系的数据优势进行实证检验,并在不完全内生决定下研究它们对公司价值及其波动性的影响。本课题的创新与学术贡献主要有:第一,研究控制权制衡与两权分离的内生决定问题,拓展了现有文献集中于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Laeven and Levine, 2008;Gompers等,2010);第二,提出在不完全内生决定下分析它们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解决了现有研究在方法上的缺陷(Masulis 等,2009);第三,补充现有文献有关公司因素和制度因素在公司治理中的不同解释能力方面的研究(Doidge等,2007)
针对现有文献在研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后面简称为“两权分离”)和控制权制衡问题时缺乏考虑它们的内生性问题的缺陷,项目组按照计划书内容重点研究了两权分离与控制权制衡的内生决定问题。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课题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公布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与一致行动人关系的数据优势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公司因素、行业因素和外部制度因素对两权分离和控制权制衡的影响。特别地,我们选取公司经营波动性作为主要变量,而把其他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提出了“掠夺假设”、“风险假设”和“信号假设”三种潜在理论来解释经营波动与两权分离的关系。进一步,利用投资者保护和股权分置改革来区分“掠夺假设”和“风险假设”两种假设。结果显示,总体上“掠夺假设”更好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经营波动与两权分离的正相关关系。本课题的创新与学术贡献主要有:第一,研究两权分离与控制权制衡的内生决定问题,拓展了现有文献对于两权分离的研究;第二,提出在不完全内生决定下分析它们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解决了现有研究在方法上的缺陷。另外,我们还补充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另外两个显著的治理因素――社会信任和政治关联(高管的政府背景)对公司价值和行为的影响。.截止到2013年底,共在《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Economics of Transitions》等国际金融经济类SSCI期刊上发表(或已录用)论文3篇。另外,还有1篇论文在《Journal of Business & Ethics》三审之中,1篇论文在《Journal of Legal Studies》一审后的修改中,1篇论文在《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投稿中。.本课题在人才培养和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实质性合作都达到预期目标。本课题资助完成了6篇硕士学位论文,6名硕士生都顺利毕业。而且,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Oliver Rui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Smith商学院的Shijun Cheng教授、香港岭南学院的Michael Firth教授都参与了本课题的研究设计、成果撰写和发表等工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HPLC 与 HPCE 结合测定复方湿生扁蕾胶囊中 6 种化学成分含量
氰化法综合回收含碲金精矿中金和碲的工艺研究
终极控制权制衡与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研究
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内生决定及其经济后果研究
全流通时代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与控制权市场研究
研发公共服务外包的激励与控制研究:基于不完全合同与控制权分配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