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燕山地区前寒武纪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古生物群及其地层学意义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0200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刘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士兴,孙淑芬,相振群,田辉
关键词:
古生物群长龙山组燕山地区华北景儿峪组
结项摘要

On the basis of the new datings,Xiamaling Formation has been dentified as the deposits of the middle Mesoproterozoic. As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Qingbaikou System,stratigraphic position and date of Changlognshan and Jingeryu Formation become one focus.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reliably dating,the project team will research the date of Changlongshan and Jingeryu Formation considering the organic evolution and biostratum. Antecedent studies support the results,as follows,from Changlongshan Formation , no stromatolite has been found.Tasmanites and Longfengshan Biota are the typic microfossil plants and megascopic algae-chuarids respectively from Changlongshan Formation from which new fossil type of microfossil plant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Neoproterozoic. More over,some distinctive traces of worm fossils have been found in Changlongshan Formation. The project team have mastered abundant material about microfossil plants and algal macrofossils from this formation. Referring the going foundation, work will continue about the organic evolution and biostratum in this two formations.It will rich the fossil assemblage and show the features of biology.More material about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life will be provided. Accordding to the character of paleobiota,and reaserch of the chemostratigraphy,the project team discuss the stratigraphic position and date of Changlongshan and Jingeryu Formation. The nature of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m and underlying Xiamaling Formation will be researched. Moreover, advanced research on the search of post-biocoenose body fossil will proceed.

随着获得越来越多可靠年龄数据,燕山地区下马岭组归入中元古界已成为必然趋势,青白口系随之解体,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的层位和时代归属成为了争议的焦点之一。由于这两个地层单元中缺少可靠年龄数据,本项目拟从生物演化和生物地层角度来探讨其时代归属。前期工作已经确认,长龙山组碳酸盐岩中不发育叠层石,微古植物以Tasmanites为代表,可见新元古代的新化石类型,宏观化石发育Longfenshania为代表的龙凤山生物群,还找到明显的蠕虫类遗迹化石。本项目已经积累了长龙山组大量微古植物和宏观化石资料,结合在研基金,将继续进行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生物演化和生物地层方面研究工作,丰富其化石群,展示该时期总体生物面貌,为生命发展演化研究带来新的资料基础;同时辅以化学地层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讨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层位和时代归属,以及与下伏下马岭组之间的界限关系。此外,本项目将探索性地开展后生动物实体化石寻找和研究工作。

项目摘要

根据精确的年代学信息和最新的中国地层表,华北地区中-新元古界下马岭组下移至待建系,原青白口系随之解体,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的层位和时代归属问题突显出来,成为了争议的焦点之一。由于这两个地层单元中缺少可靠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数据,本文欲从长龙山组中微体古生物的角度来探讨其时代归属。. 三年间多次在河北怀来龙凤山、兴隆马蹄峪沟、宽城塌山五道沟、秦皇岛鸡冠山和天津蓟县西井峪采集了长龙山组微体化石样品,采用常规孢粉分析法处理;另外在张家口怀来地区采集了长龙山组宏观化石若干块,进行了磨片工作。. 获得的微体化石类型如下:(1)球状化石以单球藻类为主,也发育多球类,纹饰复杂,除光面和粗面外,可见颗粒状、蜂巢状等纹饰;(2)刺球藻类发育,Tanarium minimum个体直径较本属其他种均小,该类小型具刺疑源类化石分布的地质时期广泛,但在新元古代才大量出现;(3)线状藻类除了一些贯通分子蓝藻类Siphonophycus和Palaeolyngbya,还发育杆状,带状以及多丝藻Polysphaeroides、连胞藻Arctacellularia和古拟颤藻Archaeoscillatoriopsis;(4)船型藻发育,另外也可见三角藻;(5)多细胞生物碎片不仅包括发育薄壁组织的Laminarites,还发育一些多列镶嵌式连接、串珠状细胞连接和桶形细胞组成的多细胞结构生物碎片。宏观化石目前仅发现团山子藻(未定种)Tuanshanzia sp.。. 本批样品中发现的微体化石组合,具有如下特点:(1)以单球类一复球类化石分子为主,纹饰复杂;(2)小型具刺疑源类化石大量出现;(3)多细胞生物数量和比重增加。新的化石资料进一步丰富了长龙山组的微体古生物的内容,也为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依据,根据微体化石组合特征进一步推断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时代归属为新元古代早-中期。. 从构造性质和层序地层学观点看,长龙山组及与下马岭组之间呈现出一个向南东方向显著超覆的“区域微不整合”接触关系,是一条十分重要的SBI型层序不整合界线,该构造时期的“蔚县运动”应是一次轻微褶皱运动,运动之后又经过长期的剥蚀和夷平作用,之后在一新的构造格局下再发生先陆相,后海相的长龙山组—景儿峪组的沉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2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3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4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5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DOI:10.3969/j.issn.1008-794X.2018.07.019
发表时间:2018

刘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80152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0606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903010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00601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0105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901068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86102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154411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4167608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0220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901648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047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87200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0180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60210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90203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60100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80501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80200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0174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00605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904164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57400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10107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904167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7120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7105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华北燕山中元古代早期高于庄组古生物群研究

批准号:4127201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朱士兴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8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华北燕山盆地中元古代初期碳-硫-铁循环及其古海洋意义

批准号:4140209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郭华
学科分类:D02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华北燕山地区古元古代晚期真核生物早期演化

批准号:4190201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苗兰云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的古地磁研究

批准号:4160405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徐慧茹
学科分类:D04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